产品的细节体验部分,我打算从几个大的方面来讲,首先是它的屏幕,然后是接口设计、接着是键盘和触控板、其他一些重要细节,最后是散热效果。下面咱们首先来说说屏幕。
宏碁Switch Alpha 12采用了一块12英寸的IPS屏幕,屏幕的分辨率达到2160×1440的2K水平。作为一款瞄准Surface Pro 4的产品,这样的屏幕配置是必要的。通常来讲Acer笔记本产品的屏幕都是色彩偏暖的风格,艳丽度也比较好,这样的显示效果会比较讨眼球喜爱。在Switch Alpha 12上面我看到了同样的情况,屏幕的清晰度非常好,色彩表现比较鲜艳,但是并没有过度饱和,整体体验比较不错。
之前咱们说到Switch Alpha 12的屏幕是12英寸设计,而Surface Pro 4是12.3英寸,但是二者在机身的尺寸上却又几乎完全相同,原因何在?实际上仔细看产品的边框你会发现,Switch Alpha 12的屏幕边框确实要比Surface Pro 4更宽一点点。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虽然视觉上并不容易察觉,但是Switch Alpha 12的确是右侧边框比左侧边框更宽一些,屏幕上方的摄像头也有些偏左并不是居中设计,而屏幕下方的Logo又是居中的,整体稍微有点不对称的感觉,挑剔的处女座要是见了估计要疯。顺嘴提一下摄像头配置,前置200万像素,后置500万像素,实际效果嘛,笔记本上带的摄像头你懂的。与所有产品一样,能用,但别抱有太多幻想。
接口设计上,不少轻薄本的做法是能省就省,为了轻薄不顾一切。但是Switch Alpha 12在接口的丰富度上还好。机身提供了一个USB3.0接口和一个USB-C接口,通过新老两种接口配合使用,用户能够方便的接驳各种现阶段的主流设备,也可以同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设备提供先决条件。相比较Surface Pro 4提供的miniDP+USB3.0的接口组合,我认为Switch Alpha 12更实用一些,也更具前瞻性一些。
机身主要按键都设计在机身的左侧,包括一个开关/锁屏按键,一对音量调节按键,一个Win键,没错是Win键。由于屏幕的下方在键盘折叠磁吸固定的时候会遮挡,所以宏碁直接将Win键集成在了机身的左侧,这个思路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对于刚刚上手的用户来说,会比较容易与音量键搞混按错,估计需要适应几天才能一次按准确。
▲图片说明:宏碁Switch Alpha 12的支架
▲图片说明:微软Surface Pro 4的支架
▲图片说明:尴尬的电源位置
说到接口和按键的部分,有一个细节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我们之前提到了框架式支架的优势在于,将空间占用挪到机身的周边,而避免了在机身厚度上的损失。但其实这样做如果从接口合理性方面去考虑,又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所在。因为机身的下半部分边框可以翻折,所以接口没有办法设计在这里,于是连同电源接口,音频接口在内的接口都必须出现在机身的上半部分,于是在我们连接电源使用的时候就必须是照片里这样的。虽然接口位置高一点并不会对使用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放在较低的位置更合理。所以一个设计好坏其实很难定义,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结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那般完美。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