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报道,该校科学家在实施一项名为“Harvest4D”研究计划过程中开发出一种新算法,只需用现有二维图像数据就能很容易地生成3D图,不必专门采集三维数据,生成的3D图还能变成随时间变化的4D图,可用于从考古到洪水研究等一系列领域。
从100幅单张照片生成的3D雕像图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激光扫描测量实际的物体结构并获得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新算法生成所需图像。视图详细程度可根据需要确定,不必完全一致。如果不是用于科研,通常不需要最大分辨率。如表现普通石雕只需一些基本数据即可;如是有研究价值的壁画,可以在3D模型中加入高分率壁画像;若要求精度不高,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就能呈现流畅的3D模型。该算法有容错程序,能自动处理图像对焦不准、光照不一、有干扰物等问题。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专门的浏览器Potree,支持在低功率终端设备上浏览图像。
该校计算机图形与算法学院教授迈克尔·威莫说,目前的3D图像主要是用激光扫描仪通过极复杂的方法生成,专家要设计一个扫描方案,拍摄高分辨率图像,最后还要耗时地编辑数据。他们的设想是进行根本性的模式改变。现在高分辨率拍摄设备越来越普遍,需要有更好的算法才能更充分地利用这些图像数据。
团队成员雷恩霍地·普雷纳解释说,新方法实际上用大数据结合更好的算法来生成三维图,“不仅是把这些图像在电脑上拼在一起,还可以用它们计算完整的3D模型。”比如,在考古挖掘研究中,可以采集完整的普通照片数据,用这种方法构建3D目标。
研究人员称,利用新算法技术可以在屏幕上围着一个物体自由移动,从各个角度观看,包括那些被挡住的部分。如果知道图像采集的时间,还能给三维空间加入时间维度,让3D景物根据图像拍摄光线、角度或者不同的设备而看起来不同。这种算法还可以用于洪水研究等多个领域。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