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本质是电池时代,有电走遍天下,没电寸步难行,跑分再高,也怕没电。所以智能手机越做越大,美其名曰黄金尺寸,实际就是方便散热兼顾加大电池容量。
然而手机的便携性与手持性要求都注定了尺寸和重量不能无限扩大,即使折叠屏也没法扩大电池,在电池本身能量密度短时间内没有巨大突破之前,主流手机电池容量可能不再有大幅提高。
以大屏大电池著称的三星Galaxy Note系列为例,除了第一代,电池容量始终维持在3000至3220mAh之间,最新产品Note 5反而开倒车降低到3000mAh。
厂商自然不会在电池容量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快速充电技术诞生了。如果能很短时间内让手机“满血复活”,将极大改变用户体验,再带上双向快速充电的充电宝,一个近乎无限续航智能手机时代到来。
快速充电1.0时代:探求5V的极限
传统的USB充电的电压不超过5V、电流限于2A,功能机充电器甚至只有5V 0.5A至0.9A级别,这点充电功率对智能手机而言是充电速度赶不上掉电速度,所以5年前开始智能手机充电器从5V 1A逐步升级到5V 2A,这就是最早的快速充电尝试。
▲(那些年我们曾经用过的充电器,曾经的5V 2A还是高速充电的象征,如今只是入门机的标配。)
Qualcomm(高通)Quick Charge 1.0、MTK(联发科)Pump Express(PE)以及苹果手机使用iPad充电器,都是5V 2A的代表作。
但如果将系统、电缆和连接器的损耗考虑在内,实际上电池充电的可用功率不足7.5W(1.5A),5V 2A要实现10W输入,对电缆、连接器其实都有不小的要求。
在处理器制造商为快速充电努力的同时,支持USB BC(Battery Charging)1.2的智能终端也出现了。
USB BC 1.2是增强的USB充电识别标准,规格提升到5V 1.5A,可是支持Quick Charge 1.0的三星Galaxy S4使用BC 1.2规格充电器充电速度几乎只有原装充电器的一半,实际表现无法让人满意。
这也表明了,5V 1.5A/2A快速充电技术在面对2500mAh级别电池时已经捉襟见肘,近3小时的充电时间让人崩溃。
突破5V 2A的第一次尝试:OPPO VOOC闪充
OPPO很早就意识到5V 2A充电速度的不足,在没有高通等上游厂商支持的情况下,自主研发出低压高电流(5V 4至5A)的VOOC充电,成为第一个突破5V 2A限制的快速充电方案。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
要说缺陷嘛,VOOC不宣传充电五分钟以后会发生什么已经说明问题,VOOC闪冲技术的5000mAh移动电源,只要30分钟就能冲到75%,但完全充满要一个多小时。
显然,后劲不足是VOOC的缺陷,而且由于VOOC基于重新设计手机接口和连接线,在成本上也是难以推广的。
▲(与众不同的7pin Micro USB接口意味着VOOC只属于OPPO)
另类的尝试三星Galaxy S5和USB 3.0
USB 3.0是传输速度的革命,对大电流也更加友好,但在手机上却因为跟Wi-Fi有干扰只能昙花一现,在快速1.0时代里另一个突破10W(5V 2A)的案例正来自搭载USB 3.0的三星Galaxy S5。
▲(5.3V 2A的Galaxy S5有使用大容量电池的底气,但10.6W终究只是一小步。)
快速充电2.0时代:高压即正义分流的起点
如果说兼容性是VOOC的大敌,那么100%兼容于当前的充电系统的高通Quick Charge 2.0就无比正义了,直接使用D /D-数据线,支持USB Type-A、micro USB和其他专用连接器,突破了5V限制,提供5V、9V、12V、20V四档电压(其中20V是面向平板电脑的),从而可以使用相对较低的电流实现快速充电,减小对线材的要求。
然而和Quick Charge 1.0只要手机、充电器支持2A电流就能用不同,Quick Charge 2.0得通过手机跟充电器互相识别,握手成功后才能进入快速充电状态。
以三星Galaxy S7为例,插电后屏幕显示“正在充电”,几秒钟后会变为“正在快速充电”,这个时间差就是相互识别的过程。
识别的正面意义在于保护设备,手机充电是手机系统控制的,不是充电头说了算的。
通过Quick Charge 2.0认证的设备才能进行快速充电,这就产生了壁垒,有了壁垒就有了流派,于是MTK拿出了Pump Express Plus,华为也有了自家的快速充电协议,三星的Fast Charge之流甚至是Quick Charge 2.0的马甲。
▲(Galaxy Note4基于自家的Exynos 5433处理器,是硕果仅存的三星原版Fast Charge产品,实测11W的功率使其充电时间超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