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Device Zone(微软新世界)里接受采访时,沈向洋身后的背景墙上,微软新一代产品的图标不断滚动,包括刚刚发布的Windows10,以及Office365和Surface,还有“HoloLens”(微软推出的一款用于体验虚拟世界的全息眼镜)和“小冰”(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如果顺利的话,沈向洋或许可以在上面添一个他自己参与开发的名为“TalkEasy”的产品。“TalkEasy”的灵感来源于他想帮助自己80多岁听力不好但不愿戴助听器的老父亲。“我希望创造一个简单的工具,在通电话时将语音转化为文字,让更多人可以轻松交流。”他说。
和很多看起来并不“微软”的项目一样,“极客马拉松”反映了微软正在发生的变化——希望触发更优秀的建议和点子——不仅非传统的创新项目能得到支持,小产品也能获得关注。以即将发布第三代产品的微软“小冰”为例,最初只是四五个中国年轻工程师因为“好玩”开发的应用,随后扩充团队不断投资,正成为兼具“EQ”和“IQ”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伴侣。
但这些技术和产品并不足以表现微软正在发生变化的全部意义。微软的高管团队已经意识到,他们需要从更开阔、更具想象力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机会,缔造微软的未来。
要不开创历史 要不就成为历史
沈向洋用“隐形革命”来形容微软正在经历的革新——“当计算迁移到云中,它就得以隐形;当机器学习处于最佳状态,人们看到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当交互界面集成到环境中,能够被声音、目光、手势所控制,人们就不需要实体的电脑。”
之前,微软宣布对从诺基亚收购的手机业务进行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并将裁员7800人,其中大部分员工来自硬件和设备部门。而谷歌与苹果在互联网和手机领域的成功,也使微软遭到“创新力缺失”的诟病。
虽然微软研究院的实验室并不缺乏创新技术,在苹果推出iPhone手机的数年前,微软就开发出搭载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甚至有了触控平板。而在Apple Watch问世前10年,微软已推出了可佩戴在手腕上的计算机,不过并未获得成功。但在过去24年,微软研究院一直雇佣最优秀的研究员,微软研究院最聪明的人的“库存”在全球数一数二,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也几乎覆盖基础研究的方方面面。
沈向洋认为,“绝大多数人可能还并不了解微软所致力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这并不只是因为那些问题还几乎没有被普遍认识,而且由于云和移动计算的快速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他所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指的是,一方面继续创造更多功能强大而又易于使用的工具,另一方面让工具变得更加透明、更加稳定、更加自然,不管这种工具是以什么形式出现。或许,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微软将收购诺基亚的76亿美元减记的原因——移动设备的本质正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发生改变。
“现在对微软公司来讲,所谓的‘Mobile First’(移动为先)是指用户的移动体验为先,而不是某类产品。我们仍然继续做手机业务,但更多地是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沈向洋说,“微软对于移动为先定义发生转变的原因还在于,当年,史蒂夫.乔布斯开始打造iPhone时,手机世界还是诺基亚们的天下。而现在,研发手机已经成为低门槛的事情。”
从2014年开始,微软一改常态,逐渐向Windows Phone以外的平台移植越来越多原本是Windows平台独占的应用。这凸显了微软的目标:通过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云化”,把能力和功能迁移到无处不在、安全的云上,克服由物理条件和无限数据的复杂性带来的限制;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交互界面,使计算变得更具预测性和个性化。最终,让体验超越设备,重新定义微软的竞争力。
目前,微软正在重塑生产力与业务流程,构建智能云,创造更个性化的计算。在新的愿景中,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被下以重注,而这些目标正超越微软现有的产品范畴以及品牌。
对微软公司而言,同时把移动和应用串联到一起,非常重要的战略就是云,而里面最关键的内容则是“智能”——让机器知道你想要什么,身处何地,并且不断地学习如何为你服务。在面部和语音识别等人们“习以为常”的创新背后,各种新型人工智能正不断涌现。计算机筛查数据库并理解人们在说什么、意思是什么以及想要什么的能力,发展得比许多研究者预想得更快。
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部门的天才们如何将技术推向最前沿,转化为产品,为缔造新的世界而“冒险”。因为微软正处在这一个历史性时刻,一系列技术开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发挥作用,大数据、移动智能和人工智能的互动,催生了大批应用和设备协同并进。
沈向洋说:“对于公司来说,现在是非常关键的时刻,要么我们开发出人们喜爱的产品,要么我们就将成为历史。”毫无疑问,在“设备和云”的战略进行转型中,微软需要研究院在新的技术时代提供动力。
创新并不是压力 持续创新才是
作为全球最大科技企业的技术和研究负责人,48岁的沈向洋或许正面对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挑战。
沈向洋少年成名,13岁考入南京工学院,在香港大学攻读电机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之后,在全美计算机专业排名第一的卡耐基梅隆计算机系,师从图灵奖获得者、著名计算机科学家RajReddy博士。
科学家这活儿沈向洋干得如鱼得水。2002年,他和他领导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团队一战成名,在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图形学年会Siggraph(全球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最富盛名的会议)中发表了四篇论文,这几乎是一个研究机构在学术界获得的最高礼遇。沈向洋回忆当时,自己意气风发,登上附近一个小山包仰天高呼,“拔剑在手,环顾四周,仰天长叹,敌人在哪里?”2004年,微软亚洲研究院被评为“全球最火实验室”。
但即便在三年前,掌控一家大公司研发体系的方式也是按部就班地延揽优秀的人才,然后逐步积累成果。在过去,一款软件产品动辄动用数千名工程师,耗费几年时间,才能推向市场。如今互联网上的应用几乎每几天就会迭代一次。而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过去的研发体系显得并不完全适用了。
2014年,微软的研发支出114亿美元。而在微软研究院的行为范畴中,那些有深厚积累的研究领域,几乎每个项目都有机会产生下一个新项目。沈向洋要做的,是鼓励研究员们接近伟大的创新,把大量时间花在他们感兴趣的工作上,而不是去寻找,在这个过程中,开放的思路使得好主意可以生根开花。
举个例子,How-Old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两个研究员花半天时间弄的一个网页,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在一次会议上做展示,结果一下子火了,现在已经有超过6亿张照片上传。沈向洋极力支持这个项目,并向微软董事会成员们推荐。
据说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公司创始人)在看到How-Old.net将他在那张著名的合影中的年龄点评为23岁的时候,非常高兴地说,“Har-ry(沈向洋的英文名),我当时大概真的只有23岁。”虽然How Old将照片右下角与比尔盖茨同龄的Paul Allen(微软公司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识别”成五十多岁。但How Old背后的技术却是严肃的,它来源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从1998年以来近二十年的技术积累与云服务的结合。
这些应用的走红,印证了两个真理:其一,创新的道路特别长,不可能一下子达到目标。计算机图形识别就是微软研究院过去近十年长期研究的项目之一。其二,创新不是创新者的创造,而是用户热衷使用的东西。
对微软而言,比起提高研发投入,更需要将基础研究推向市场的创新体制。实际上在包括Kinect(微软的一款体感游戏设备)等多项前沿产品都用到微软亚太研发的技术积累。视觉、语音、脸部识别和语言理解等一直都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优势项目,但这些技术优势在过去的表现并不明显。
在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的支持下,一个横跨几大部门、涉及十多个团队的牛津计划(Oxfo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