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系统 >> 系统动态 >> 正文

评论:国产手机玩“性价比”有错吗?

2015-8-3不详佚名

在国产手机身上,性价比这个词似乎充满了争议:

拥趸们高呼性价比让国产手机成了国货救星,令广大穷屌丝也能享受高端机的体验,是良心之作。他们中的极端分子热衷于将消费国产手机与爱国画上等号,高喊一切贬低国产手机的人为汉奸国贼,情怀感人。

批判者则往往手持iPhone,言必称性价比使得国产手机创新匮乏,是智能机走向同质化的罪魁祸首,长此以往,这些厂商必将毁灭自己,毁灭上游产业链。言辞之中颇有悲天悯人之感,恨其不为,怒其不争。

然而在其他行业中,利用性价比取胜的厂商却少有如此争议,他们几乎都被推崇为企业的学习案例,像以性价比立足美国市场的丰田汽车,再如靠更衣室火了一把的优衣库。

国产手机的“性价比”策略之所以受非议,在我看来苹果和三星这两个巨头起到了很明显的对比作用。这两家靠硬件盈利的公司将大笔资金投入创新,因此也收获了手机市场超过百分之百的利润。这是批判者们很愿意提出的案例,他们似乎想要证明,只要国产厂商也能靠硬件盈利,那么他们就有钱去投入研发,接下来他们就能像苹果三星一样牛逼。但他们似乎忘了,在没有积累之前,国产厂商凭什么靠硬件盈利,难道像锤子一样靠情怀吗?假设的第一环就断裂了,这其实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不过在如今这个泡沫泛滥的时代,在资本热钱如洪流般涌入后,手机企业似乎有了创新的基础,那么他们为何还是不选择创新?这是一个比较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果要类比一下的话,我觉得国内手机厂商和鲜花店有很多相似之处: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都可以在市场上买的到,经营者需要做的是将原材料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搭配起来,用恰当的手段进行包装,进而推向市场。或许还可以靠一两个或人造或传统的节日,获得一波销量的暴增。

而正如鲜花产业的创新主要来自于鲜花养殖技术的提升,国产手机的更新换代也是来自于上游产业链的技术提升。只不过这种技术提升对所有的厂商都是公平的(你有了指纹识别,我也可以),所以即便有了创新,大家看起来还是没神马区别。苹果和三星之所以强,就在于他们在上游产业链中,涉足了几个关键的部分,因此他们可以垄断控制一部分创新。

那国产手机厂商为什么不去涉足上游产业链呢?

一来,在市场经济中专业的分工往往代表着更高的经济效率,国产手机厂商半途插足上游产业链在经济上并不划算

二来,国内厂商错过了技术发展的最佳时期,从零开始需要的时间太长。高通成立于1985年,联发科成立于1997年,能够在短时间内赶英超美的企业,基本上都活在大跃进时代的报纸里。至于砸钱买?高通市值一千多亿美金,是两个小米还多,就算你买的起,人家日子过得滋润也不见得愿意卖。

第三,你在上游产业链中好不容易捣鼓出点成果来,市场不认可怎么办?手机操作系统两个巴掌数不过来,也只不过火了安卓和iOS,WP系统有大厂撑腰,也有死忠的软粉支持,市占率却只能尴尬的维持在5%以下,更不要提国内国外的各种OS。投入高,风险大,又有死的很惨的案例在前面警示,国内的这些精明商人才不会傻乎乎的往上冲。

第四,这个时代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整个品类被颠覆的可能性也存在。MP3、MP4都曾红火过,如今尸体还热乎。个人电脑在经历了数十年的辉煌后,也在开始走下坡路。而2010年诞生的平板电脑,更是短短五年就开始了衰退。智能手机虽然如今看起来势不可挡,但没人能保证它能长久的保持巅峰状态。

所以我们看到,苹果,三星,谷歌等一线的科技公司都在砸钱投资前沿的技术。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似乎谁都有可能统治下一个时代。而苹果手表销量不及预期导致其股价大跌,也充分说明仅靠手机业务是无法支撑起苹果的未来的。

在这种背景下,国产厂商们以产品设计,包装,销售为主业,可以使自己的体量更为轻盈,转型更为灵活。而在未来的筹划上,有钱的厂商都采用了最有效的笨办法:觉得有发展潜力的都花钱投一投,说得好听点是在构建所谓的生态系统,其实不过是把钱放在多个篮子里,这是玩资本规避风险最常用的手段。其他一些钱并不是很多的厂商,则大多采用跟随战术,大厂商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跟上潮流总是没错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明的就只有一点,国产厂商不是不愿涉足产业链上游大搞创新,而是不能这么玩,时机不对,资源也不允许。毕竟商人以盈利为目的,把自己玩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而一旦我们明确了国产厂商们的市场定位,那就很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搞性价比了。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国产手机制造除了资本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进入门槛:系统是现成的,核心零部件可以买,设计和制造可以外包。而在如今这个热钱涌动的年代,资本又往往是最不可能成为门槛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搞软件的,还是做视频的,亦或是教英语的和说相声的,都想往这个行业里面插一脚,而且有些人还真做的相当不错。如此看来,这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

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经济学的同学就会知道,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最终都会在零经济利润的时候达到均衡。也就是说你在这个行业中能赚到的钱,和你把所有的投入放到别的行业中能赚到的钱没什么区别。这个时候,行业内的企业没有退出的动力,行业外的企业也没有进入的动力。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假设,真实的经济状况无疑要复杂很多,但这一原理却阐明了一个充分竞争行业的发展趋势。国产手机的性价比策略,其实是暗合了行业发展的大势,它让手机行业提前接近了平衡,但也只是接近,平衡还远远没有达到。因为我们看到,还有许多的行业外人士想在手机圈里面插一脚,这说明这个行业还是有利可图。这种利并不像直接利润来的那么明显,如果你真相信“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说法,我只能说,这些猪就是资本市场上的广大散户,以及想要弄点股份骗散户的投资者。

接下来我们再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我国的消费者是一个存在严重思想矛盾的群体:一方面,经历过制造业野蛮发展的消费者存在着国产质量差的思维惯性,对国内产品存在着天然的排斥,对国外的产品存在着天然的好感,即所谓的崇洋媚外;另一方面,亚洲人所具有的集体主义思维,又使得国人对国产品牌有一种非理性的偏袒,即所谓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其实,我一直认为那些国产手机的批判者有着更深的民族主义情结。正如那些高喊“国足虐我千百遍,我待国足如初恋”的可爱球迷,他们在批判的同时其实怀着的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心理。

排斥与偏袒,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在个体中或许会有强弱之分,但在如今这个舆论纷杂的社会中,这两种矛盾的强弱在群体中并不像在个体中那样鲜明。

人的思维惰性使得选择往往会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而在这场排斥与偏袒的对战中,价格无疑是最有效也最容易找到的打破平衡的工具:既然不知道选好货还是选爱国,那就选便宜的吧。

在这一方面,韩国消费者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反例,他们的消费心理中,民族主义情怀要占主导作用。因此,不论价格高低,他们都更乐于支持本国产品,手机用三星,汽车开现代,质量再差他们也用的不亦乐乎。在消费方面,他们没有发扬出“一切都是我们的”这种高尚的包容情怀,实在是让国外的厂商分感惋惜。

另外一点,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水平要低很多,而收入越低的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越高,也越看重单位价钱所带来的边际体验提升。因此在我国,性价比是一套非常有效的策略。而在更看重体验的欧美市场,即便不看专利所带来的影响,打着性价比口号的国产机也并没有多大的市场,反而是一些卖价不低,体验不差的国产机混得还算不错。也因此,国内手机向低收入的第三世界国家市场扩张更有希望,像印度,东南亚,以及非洲,这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QQ:1175525021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