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冒充身份实施诈骗已是“老伎俩”,但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仍然不少。江苏警方近期捣毁了多个冒充淘宝客服实施诈骗的团伙窝点,数十名嫌疑人被抓捕。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受到严峻挑战。警方介绍,当前通讯信息诈骗翻新速度极快,隐蔽性极强,常常是一个骗术刚被公安部门摸清,新骗术又开始出现。警方提示网民,使用网络时要谨慎,对诈骗伎俩要警惕,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花10元买手套“淘宝客服”骗走1.2万元
今年5月3日,无锡市民小月(化名)通过淘宝网购了价值10元的手套。第二天晚上,她接到“淘宝客服”打来的电话,称其淘宝订单未扣款成功,需要取消订单。鉴于对方能说出自己的订单信息,小月便没有怀疑,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填写了自己的相关个人信息,并告诉了对方手机收到的网银验证码。但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她的银行卡上分6次被扣款近1.2万元。
经过梳理警方发现,就在小月被骗的时间段,无锡地区发生了多起类似案件,涉案金额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无锡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从涉嫌诈骗的QQ号、资金流等方面展开调查。警方发现,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地方——福建省龙岩市某镇。
6月中旬,无锡警方派遣抓捕组赶赴龙岩抓获了嫌疑人谢某。经审讯,谢某交代了自己的作案经过,并供出了自己的作案窝点。目前,有多个窝点已被捣毁,数十名嫌疑人被抓捕。
诈骗“法宝”:多样“剧本”、“狡兔三窟”
类似的案件一再发生,为何始终有人上当,且诈骗团伙愈发猖獗?记者了解到,精心设计的“剧情”和隐蔽的作案地点是类似案件嫌疑人的两大“法宝”。
在谢某作案的窝点,民警除了找到部分作案用的手机、银行卡、无线网卡等物品,还有几张写满字的纸,上面写着实施诈骗时所用的“台词剧本”:“您几时几分在淘宝网上购买……我们在整理订单时发现你的订单是失效的……”
民警告诉记者,这些诈骗团伙根据买来的淘宝买家信息打电话,按照剧本实施诈骗,情节丰富,环环相扣,不注意很容易“掉进沟里”。
这样的“剧本”还有很多种。日前,家住长沙市芙蓉区的陈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家长你好,您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老师总结学生各项表现资料,请安装查收签字,网址……”落款为“学校通讯部”。陈先生向老师确认后得知,学校并未向家长发送过类似短信。
由于作案工具便于携带,诈骗团伙常常将窝点建在常人难以找到的山间林地中。谢某的窝点就设在龙岩某村的后山上,民警在进入深山后,才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掩隐在林间的蓝绿色帐篷。
此外,诈骗团伙也会在作案窝点外布满明岗暗哨,一般人难以接近。无锡警方介绍,这也是警方虽然下了很大力气,但还是很难抓到通讯网络诈骗嫌疑人的原因之一。
涉银涉密应保持警觉明辨诈骗手段降低受骗风险
伪造身份是诈骗团伙获取受害者信任的“伎俩”。违法分子通过软件伪造篡改手机主叫号码实施诈骗已是主流的诈骗方式之一。还有一些诈骗团伙会通过网上聊天向受害人使用的电脑发送木马程序,使受害人进入伪装成银行网站的钓鱼网站,窃取受害人所持银行卡的账户信息及密码后,就会立即转走受害人卡内的存款。
此外,面对索要详细的个人银行信息者,网民应保持警觉。根据缴获的“剧本”,江苏刑侦专家指出,只要对方说到加QQ、发链接、异常订单处理中心、实名认证、发送验证码,肯定是骗子无疑。一旦接到类似电话,网民应通过多方、多途径确认对方身份的真实性。
掌握用户信息是诈骗团伙“得逞”的重要因素。刑侦专家指出,网络用户要尽量避免在网上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以免为不法分子所利用。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对网络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
“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破案难、挽损更难。”刑侦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避免损失,应该提高警惕,明辨诈骗手段,防止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