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神州专车策划了一场直指Uber专车的犀利海报宣传,他们找来吴秀波、海清等明星和一些其他行业内的名人参与海报拍摄,海报中的名人手持“禁止U”样式的牌子,表情严肃,海报文案则直指“专车服务不安全、没保障”等问题,“劝诫”人们不要坐没有保障的车。不料,这一闹,一下引起了网友们几乎一边倒的指责与批评。
中国有很多“常言道”尖刻而在理,什么“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类的,蠢人不多,所以好久没用了,想不到神州专车这次一口气把这些个都占尽了——最后一个不太准确,应该是“杀敌为零,自损一千”。
总的而言,网上对神州专车的抨击可以归结为两点:卑鄙无耻,营销失败。哪里无耻?利用某些利益部门对竞争对手抹黑以炒作自己,是为无耻。哪里失败?自作聪明将对手的争议处当作槽点大肆诋毁,营销不找准切入点,是为失败。
神州的海报里,“Beat U!我怕黑专车”两排大字刺目显眼。Uber究竟是不是黑专车?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按照笔者的理解,不是。首先Uber(专车)不是黑车,是软件公司和用户签订的相关条约,车子是从合法的租赁公司派出来,而司机则是从相关的劳务公司请来提供服务,整个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四方的民事合同,合理合法。那么“黑专车”呢?这估计是神州自创的一个概念,目的无疑是为了向世人强调神州专车所有的车源都是旗下自营,安全有保障这一特点,这确实是Uber的软肋,但也是所有专车平台的软肋。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官方和民间资本对于专车来源问题仍处于一个相对矛盾和焦灼的状态,给Uber贴上“黑专车”这个标签究竟有什么意义?事实上,在这一点上,抹黑Uber和粉饰Uber的意义是一样的,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戳哪一面,都会很疼。所以,“黑专车”这个概念,在现在这个阶段被造出来,毫无意义。当然神州也没得选择,只能选“黑”。那么这就是后面要说的策略问题了。
网友们眼睛很亮,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利益关系,所以在“黑专车”这一点上,矛头直指神州专车。有网友痛骂其人品,这里不便多说,我们要说的是,在专车车源的问题上,希望有关部门不要限制私家车的进入,而是要加强对私家车的管理,强化对私家车司机的考核强度。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予以自由,同时也需要政策的监管。专车市场方兴未艾,自由发展带来的问题是现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政府出手进行监管的重要时机。
营销问题是本次神州专车被抨击的第二个点。这个问题在国内科技圈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我们经常看到以前三星、苹果和诺基亚之间彼此你来我往的广告调戏,为何他们是营销,而我们就是撕逼?就是因为我们的手段没有切中正确的点。举一个例子,记得以前看过一段诺基亚Lumia920的视频广告,广告开始是一群人深夜排队买iPhone5,画面单调,接着人们抱怨拿到的iPhone5只有黑白两色,这时路边开始走过一群着装艳丽手拿多彩Lumia920的人,然后整个画面都被点燃了,色彩斑斓。整个广告没有一句攻击性的对话,但是看过的人都会会心一笑。同时诺基亚抓住的是iPhone5色彩少这一点,这是来自用户的抱怨,真实存在,而神州专车这次的营销,切在了一个备受争议、伤及大批专车用户的点上,所以这是一次无比失败的营销策划。那么应该怎么做?现有知乎网友给出一个方案,仅供参考:
电视剧里的坏蜀黍(告诉神州专车,“蜀黍”应该这样写)经常说:“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无论如何,神州专车的目的是达到了,因为大家从此记住了一个此前从未关注过的名字。或许这样的名字以后还会有好多个,靠撕逼来扬名似乎成了这个圈子里的又一条潜规则。
对于这个现象,中国古人早已洞明,有两句话,连起来倒也成义,可做注脚。
一句是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另一句是曹雪芹的:“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