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式创业兴起巨头成为强大助力
论坛开始后,来自谷歌的Chris,带着我们简单回顾了谷歌的成长史,就此引申出了在互联网移动支付金融时代去创业的问题。他表示,谷歌目前向全球的开发者提供2千万美金的资金,谷歌可以为他们提供做企业的基础架构和企业应用,还可以提供创业知道、交互等方面的设计和改进。Chris还表示目前谷歌还为全球的创业者成长、创业公司发展提供相应的科技孵化园,并提供免费的谷歌资源,以及大量的管理工具。在最后,Chris总结称谷歌目前正在做四件事,第一是提供创业社区、第二是创业平台、第三是创业资金、第四是创业资源。
无独有偶,京东金融赵庆瑜也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一些关于京东和创业者的故事。他表示,所有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在寻找风口,那么风口怎么找?无非是两点,其一是市场不断进化;其二是政府的引导机制。90后是互联网消费的顶梁柱,而且他们有很大的创新,敢于尝试,消费市场的碎片化,创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融资成本逐渐下降,政府也简政放权,政府才是下一个风向标。
京东金融在总结了大量创业者的失败案例之后,对其进行了量化处理,然后便形成了一个生态圈。京东希望这个生态圈可以为所有的创业者解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展望移动支付未来重视支付安全
在分享了来自谷歌的干货之后,盒子支付CEO韩森再次为我们带来关于移动支付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移动互联网还在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遭到了互联网的渗透,移动支付也是如此。随后,他还介绍了数种支付方式,例如刷卡支付、刷脸支付、光子支付等等,他表示,未来的支付应该是多种方式并存,而不是某一种支付方式一统天下。
韩森还称,目前互联网支付巨头开始从线上往线下转移渗透,银行的金融机构也在强势的下移,面对这几座大山,传统第三方支付企业步履维艰。因此,对于盒子支付这种传统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融合支付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这种支付方式将会和交易场景无缝对接,兼容主流支付方式和平台,此外还可以向互联网金融方向发展。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中,群智CEO黄乐欣、盒子支付CEO韩森、深圳移动电子支付板块李鲁、谷歌Chris四人就移动支付的未来和安全问题展开讨论,总的来看,他们认为移动支付的未来将会是从商户、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行创新,并且表示目前的线上支付已经饱和,但是线下支付依然存在很大的空缺,仅仅依靠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巨头是很难弥补这一空缺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谈及安全问题时,李鲁表示,2014年人民银行对移动支付做过总体评价,称在可控范围内。说到移动支付,很多都关心安全问题。我觉得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是消费者使用信心的问题。韩森也表示,安全是一个伪命题,消费者的观念需要革新,当然,技术上也要不断的创新和改变。
连接是所有O2O服务和互联网+的基础
微信支付总经理吴毅上台后,首先用抢红包的方式引爆了现场的氛围,接着便再次重申了微信支付的战略部署——连接一切。吴毅表示,目前O2O很火、互联网+也很火,但是普通消费者要完成和互联网+、和O2O的无缝对接,就需要一个媒介,这也是微信支付要做的事。他还说道,微信不仅是一个聊天工具,已经变成了用户移动互联网上的ID,是你的身份,就是你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身份证,而且它可以把你时时刻刻连接在互联网上面。
随后上台的掌贝宿凯也表示赞成吴毅的观点,同时表示掌贝正在配合跟随微信支付做一个商户端的O2O,宿凯称,中国线下店铺的经营很短暂,从80年代的供销社推出之后才逐步出现了自由化的店铺经营,所以它的历史很短暂,但是它现在面临着一个转型,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型。这个转型带来的就是消费者支付方式多元化,所以我们是从O2O的角度重新定义POS。
O2O不息,烧钱不止
接下来的一场圆桌对话,将本次论坛推上了高潮,这场圆桌对话是由掌贝宿凯、微信支付吴毅、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杨志伟、Uber广州总经理Cleo组成,讨论的问题则是补贴力度对O2O推广的重要性,也就是消费者口中的“烧钱大战”。
首先,吴毅、Cleo和杨志伟都肯定了 O2O补贴对移动支付的推动作用。吴毅表示,微信支付在发展的过程中,营销推动是必不可少的,让消费者改变支付方式、让商家接受新的支付规则,都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如果背后没有很好的营销投入,微信支付的O2O之路将会走的很缓慢。
众所周知,金沙江创投曾经投资过滴滴打车这类O2O公司,所以在本次论坛上,自然也少不了讨论关于滴滴、快的、Uber等O2O公司烧钱大战的问题。杨志伟表示,O2O要想完善,就需要营销去推动,营销需要资本也需要方法,永远烧钱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不烧钱就难以走出去,不烧钱就也很难把支付方式和使用场景结合起来,不烧钱也很难让消费者快速接受移动支付。
当Uber广州总经理Cleo被问及怎样看待滴滴和快的合并时,她表示,Uber和滴滴、快的都在开发同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很大,所有有手机和有车的人都可能成为我们市场的一部分。我们也在尽快的打开市场,为此我们在推广方面做了很多本土化和接地气的尝试,例如曾经在广州地区的Uber软件加入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