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由于量子信息技术的专业性和其所处的产业周期,大部分的投资者对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朦胧阶段。
而很多科技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两张皮。原因是前期基础研究的成果出来后,到变成真正有用的成果之前,还有一段技术研发的路子需要走。这一段经常就得不到大家的关注,相当于有一个死亡之谷。
本报记者 许阳 周慧 上海、北京报道
量子信息是什么?
2015年底,这个问题突然在金融,甚至幼儿教育领域热了起来,相关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受热捧。
1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
另一个政策背景是,中共中央对“十三五”规划建议所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中包括量子通信。
诸如此类的信息,也在不断刺激着国内外投资者的神经,Google、IBM、微软、阿里巴巴、华为等科技类公司,不断尝试进入这一领域。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多位业界人士看来,但就量子信息目前在产业应用层面的情况来看,仍处于摸索期,预期利好转化为现实利润尚需时日。
量子信息全球争夺赛
2015年底,脸书CEO扎克伯格晒了一张亲子图,画面为他和妻子为刚出生的女儿读书,读本封面显示是“量子物理学”。图片说明是开个玩笑。
业界调侃,即便自己不懂量子信息,也要让下一代懂未来。
但这在许多投资人看来并不是个玩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一位投资人表示,虽然现在许多投资人也并没搞懂量子信息领域,但是已然确定,布局量子信息领域,就是布局未来。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正展开一场量子信息领域的争夺赛,主要国家争相抢占国家信息安全和发展下一代信息产业的高地。
什么是量子信息?目前量子信息技术的两大主流应用,主要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其中,量子通信主要研究量子密码、量子隐形传态的技术等;量子计算主要研究量子计算机,以及适合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算法。
在通信领域专家看来,量子通信的重大价值在于数据保密,比如网上银行数据的远程灾备应用、金融机构信息数据的采集应用等。
而量子计算,主要是解决目前超级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未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挖掘,提供解决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从全球的研究进展情况来看,中国此前主攻量子通信,在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最大的技术应用,是预计在2016年建成的“京沪干线”,成为国内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
此外,中科院还将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的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我国“天地一体”的通信网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阿里巴巴采访获悉,中科大和阿里巴巴已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 双方还宣布研制量子计算机计划,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15年后或将问世。
潘建伟在上述合作的发布会上介绍,量子通信的一个好处是能保证信息互联网的安全性,如果阿里成为他们的用户,就能够直接跟用户的场景结合在一起,对量子通信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美国主要研究集中在量子计算机上,目前在量子计算机领域最知名的D-Wave公司所出品的超级计算机名为D-Wave 2,其芯片比目前Intel最快的芯片还要快上11000倍。
此外,Google在2007年之前就开始了启动研究工作。2014年,IBM也宣布在量子计算领域加大投入,投入金额达到30亿美元。
鲁、徽、沪布局量子通信产业
在国家战略的布局下,地方政府也纷纷释放热情。
2010年3月,山东省政府和中科大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在济南成立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将量子通信技术引进山东开展应用研究。
随后,山东又于2011年、2012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和山东省量子科学技术院士工作站,加快量子通信实用化技术的成果转化。
而中科大所在的安徽合肥则正在规划建设“量子科技产业园”,并积极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机构,助推合肥公共安全产业等一批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此外,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于2010年年中启动建设,并于2012年年初有计划、分步骤地投入了工程应用。
根据中科大方面的介绍,上述两地有明确的分工,山东的保密性较强,合肥其实是生产基地,可以面向商用、民用、金融,但是技术都是相通的。
此后,上海也启动了量子通信的产业布局。2014年9月,中国科大与上海浦东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浦东新区根据协议无偿划拨50亩、约3亿元的用地支持,便利上海中科大量子工程卓越中心在上海的工作开展。
另外2015年1月,中国科大在上海取得首批张江重大专项支持,建设上海量子通讯产业园工程(一期),包括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和量子通信上海总控中心与大数据服务中心,作为“京沪干线”和“量子科学卫星”等国家重大任务在上海落地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在我国金融等领域里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2015年7月30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在浦东正式挂牌,中国科大同时与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量子信息技术从实验室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曾表示,随着产业比较成熟的时候,诞生量子通信卫星、量子精密测量,以及量子通讯产品的研发与网络运维中心等等,并成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一个创新单元。
资本狂热下的“死亡之谷”?
量子信息概念一出,引发了资本市场的追逐。
以安信证券的《哪怕错过了VR,不要错过量子通信》研报为代表,诸多机构开始热炒量子信息技术,各种万亿、千亿市场规模估值冒了出来。
由于量子信息技术的专业性和其所处的产业周期,大部分的投资者对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朦胧阶段。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少投资人表示对于量子通信这一概念的了解还处于“形而上”的阶段,相关实质性信息理解的并不多。
“资本市场对量子通信概念炒作的很热,但真正的主角还没有登场,目前与这一领域相关的企业,无论在技术、规模、成果转化方面的动作都不大。”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事量子通信领域的人士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量子信息产业的推广过程中,目前的使用群体相对有限,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技术的推广。与之相对应的是,如果不能形成规模化应用的话,加上前期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直接导致产品的单价和成本很难降下来。
“大家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新技术,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尝试。所以在产业化初期的市场推广过程中,就需要企业不断地开拓市场。”上述人士表示。
对于量子通信未来的产业规模,国盾量子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是个难题,只能说市场规模可观。”在他看来,作为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础信息安全的一项技术,量子通信的应用领域很广。从基础理论的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的环境等方面来看,如今对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都十分有利,但短期不会出现用户爆发性增长的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从阿里巴巴获取的资料显示,潘建伟在合作发布会上称,很多科技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两张皮。原因是前期基础研究的成果出来后,到变成真正有用的成果之前,还有一段技术研发的路子需要走。这一段经常就得不到大家的关注,相当于有一个死亡之谷。
潘建伟认为,很多人首先考虑能否三年内赚钱;甚至国家的科技产业基金,都会有这种要求。“这就是我们的死亡之谷。”
已经选择跟中科大合作的阿里,其首席技术官王坚也表示,根本不知道合作15年后的结果是什么,“更不知道你15年以后干什么”。
“量子信息的项目代表未来,现在很多机构有兴趣,但之前都是国外的机构。”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机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3年初,他和团队到合肥看过中科大的量子通信相关项目,当时国内的投资机构尚未注意到量子通信产业,因此与他们同时竞争的都是国外的投资机构。
但在2013年,国外资本和这家国内资本都没有能进入这个项目。上述投资人认为,目前该技术产业化还比较难,一方面,理论和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并不容易,另外是产业化转化、推广等,都需要时间和资金成本。
不过他也预测,量子通信是下一代的通信技术,未来通信领域将会逐步更新,等到通信领域普及该应用时,成本也会降下来。“这些突破都非一家企业或科研机构能做到,必须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来共同参与和突破。”
(编辑:胡欣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zhouhui@21jingji.com,xuyang@21jingji.com,huxx@21jingji.com)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欢迎访问最专业的无盘论坛,网吧论坛http://bbs.txwb.com |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 下载天下网吧APP,交流讨论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