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中国移动最高降薪50%”的新闻,如一颗炸弹一样,迅速在朋友圈里成为运营商和IT行业分享的热门话题。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圈内一片唉声叹气,圈外一片幸灾乐祸。虽然这次仅仅是中国移动公布的降薪方案,虽然方案也仅仅只是提到了领导层和处长以上的降薪幅度,但唇亡齿寒,这个爆炸性的事件,还是引起了全行业对于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担忧。
中国移动率先在22日傍晚发布了自己的“降薪方案”,“二级正以上降薪50%,各省公司班子成员降40%,处长一级的管理人员降20%”,这个方案比起原来在运营商内部网传的降薪只到总部管理层和降薪幅度不大的说法完全背离,也大大超出了内部员工的预期,范围之广,幅度之大,引发了各级中层甚至基层员工的担忧,“老板都降了,自己还能安然拿原来的薪水?”
而隔岸观火的另外两家运营商,这次也颇有“唇亡齿寒”之感。可以说,这次移动的降薪,足以引发圈内外对于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担忧。笔者认为,这种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运营商定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担忧。其实之前笔者发表过一个观点,企业高层的薪酬到底应该国家管还是市场管,对于创造同样价值的企业,一个是国有企业,一个是民营企业,那可能高层管理者的收入差距是几倍甚至几十倍。如何看待这个差距呢?笔者认为,如果这个企业是靠天然的政策壁垒得到垄断资源并且必须提供普遍服务,那的确不应该市场化薪酬,说白了就是谁来干都一样;反之,如果这个企业必须靠自身的能力发展应对社会竞争,应对外资、民资企业的公平竞争,这种企业的高管的薪酬就应该市场化。
但一直以来,运营商的定位就是拧巴的,当你承担信息化普通服务的时候,你是垄断企业;当你真正寻求垄断的时候,却又遭到互联网公司等新兴浪潮的冲击而不得不在市场的大海中自我搏杀,没有人会救你。这与银行、能源等天然的行业高门槛不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让运营商早已失去了天然垄断的资格。而这次通过“降薪”的信号,再加上“提速降费”的要求,似乎再次向运营商明确释放了“回归提供普遍服务的基础运营商”的信号。市场化运营甚至创新服务的工作,交给真正市场化的虚拟运营商或者互联网公司去完成就好了。这也似乎在印证之前关于运营商网业分离改革重组的传闻。未来到底对于运营商该如何定位?只能静观其变。
第二,对于运营商内部稳定与发展动力缺失的担忧。3-5年前运营商招不到好的院校的大学生已经不是新闻,优秀的知名大学的毕业生不愿意来运营商,而更愿意选择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和公务员。而最近的一两年,干了5-10年的中坚力量辞职的数量也出现猛增,甚至在最近的一年里,波及到了中层管理者和部分管理层。这也难怪移动的领导曾经戏言自己每周最大的工作就是找员工谈心做好挽留。
一方面优秀人员不断流失,另一方面企业战略中不断提出的转型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又对优秀人才极度依赖,如果没有人,什么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等的创新发展战略不过是空中楼阁。而这次的“降薪”,无疑会加大这种矛盾的冲突,如同没有油的汽车,司机拼命踩油门要加速,也只是空听得发动机轰鸣,车是绝难快起来的。未来到底运营商能不能实现现在看起来很美的战略转型?人才是关键。
云山(运营商人士,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