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可以被看作带负电荷的小型磁体。从根本上讲,二者通常密不可分。但是在一些特定材料中,电子被限制在准一维空间内,分裂为一个磁体和一个电荷,二者自由运动、相互独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质疑类似现象是否能够在多维空间中发生。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EPFL)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准二维磁体材料中发现类似现象的新证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Physics杂志。
这种奇特现象可以发生在极薄的材料(可以将其视为一维空间)中,比如纳米线。在特定情况下,这些材料中的电子可以分裂为一个电荷和一个磁体,即“部分粒子”(fractional particles)。基本粒子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该现象能否在二维或者三维系统等多维空间中发生。
EPFL的Henrik M. Rønnow、BastIEn Dalla Piazza以及最近被任命为佐治亚理工学院助理教授的Martin Mourigal领导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提供了电子在二维空间中分裂的实验和理论证据。科学家结合了最先进的极化中子散射技术和新颖的理论框架,测试了一种通常为电绝缘体的材料。他们的数据显示,材料在电磁换化的瞬间可以分裂为两部分并独立移动。
多维空间中部分粒子的存在于1987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PW Anderson在研究高温超导(某些物质在可达到的极低温度下电阻为零)时提出。这一现象目前仍是未解之谜,并在高温超导物质铜酸盐的引用中被广泛研究。
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无阻力电子流。在某些材料中,仅仅使用液氮(liquid nitrogen)就可以使电子在远远高于绝对零度的情况下形成这种电子流。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室温下寻找高温超导体。然而,了解材料如何提升到基本等级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限制了高温超导物质的应用。EPFL科学家的进展有助于推进安德森(Anderson)预测的超导电性理论的发展。
Henrik M. Rønnow说:“该研究将物理基本模型的理解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也为高温超导体的安德森理论提供了新的论据,该项研究虽然已经进行了长达25年,但仍是现代材料研究中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