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天下网吧 >> 网吧天下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1983年,有一个神奇的事物——春晚诞生了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时间:2015-2-16我来说两句

还没猜出谜底的人,请随手转发给身边的小伙伴。

而让马季、姜昆等人争抢的猜谜奖品长这样:铅笔、自动铅笔、文娱手册、笔记本……真好奇那本文娱手册里都写了些啥?

除了刘晓庆,另外三位男主持人也很忙。马季和赵炎妙语连珠,说了三个相声:《山村小景》《小小雷锋》《说一不二》。姜昆也不遑多让,和李文华说了三个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对口词》《战士之歌》。

当年最受欢迎的小品节目之一,就是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吃鸡》。

另外有一个小品也颇为经典——严顺开的《阿Q的独白》。

当然,这都不及春晚的首位“麦霸”——李谷一厉害。开场的《拜年歌》,中后段的歌曲联唱《春之歌》《问声祖国好》《一根竹竿》《年轻的朋友》《知音》《乡恋》,紧接着与袁世海、姜昆来了个歌曲对唱《刘三姐》……Solo了七首,加合唱一共八首歌!结束了?图样图森破,接下来立马跟袁世海来了个京剧对唱:《牛皋招亲》。这样的强度,堪比小型演唱会。造型也是颇具特色,卷卷的空气刘海,原来在当年就很流行啦!

据说,当天晚上观众打进来的电话中,点播《乡恋》的就有五盘子条,一张一张摆了五茶几。要知道,当时文艺界仍然受“文革”时期歌曲“高、快、响、硬”的影响,《乡恋》也是被点名批评的禁歌,在正式场合谁也不敢碰的。导演黄一鹤只好让负责电话记录的小女孩把一盘盘点播条子,摆到当时的广电部长吴冷西面前。吴冷西起初看了直摇头,一连递了四五盘后,黄一鹤看到,吴冷西有点坐不住了,在过道里来回踱步,还掏出手帕擦了擦汗。终于,他走进导演间,沉默良久,猛地一跺脚,操着南方口音对黄一鹤说:“黄一鹤,播!”

那个时期还没有现场伴奏,所有的歌曲都是提前准备好磁带,在现场播出时演员只要对口型就行。可是,《乡恋》已经被禁播了好几年,录音师根本就没有准备磁带!黄一鹤赶紧让大伙儿找磁带。最后,一名技术人员告诉黄一鹤,家里有《乡恋》的磁带。黄一鹤立即让他骑单车去拿。20多分钟之后,这个小伙子满头大汗地把磁带取了回来。于是,姜昆带着一打点播《乡恋》的条子上台报幕,念点播内容的时候,他还打趣称“差点都能把我憋死”。

当年还有一位让笔者意想不到的女神——斯琴高娃。真是一水儿的胶原蛋白啊!介绍到她时,还羞涩低头浅笑外加吐舌头。

看她演戏多了,可曾看过她跳舞?1983年的春晚,她就给胡松华那首《草原民歌》伴舞。普罗大众记忆里的这次合作长这样↓

事实上呢,胡在跳舞前不小心打到斯琴高娃的头……

此外,首届春晚还有台湾同胞诗朗诵的桥段,朗诵的诗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林丽芳还真不愧是演员,念个诗都是戏。

不过这pose怎么看起来辣么眼熟?笔者脑补了下那个网上很火滴香港中学生↓

当年的围观群众,表情看起来挺真挚。看到马季老师的相声,笑开了花。与时下一些“哭吧哭吧不是罪”的群众演技相比,还是嫩了点……

这一届春晚,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播放了一部正在拍摄中的电影《武林志》的预告片,这个“植入广告”打了1分15秒左右。可片子到了6年后才上映,这么着急就宣传也是蛮拼的。不知道如今一众贺岁档的片子,想在央视春晚播个1分多钟,得花多少钱?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来源地址:http://www.ithome.com/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邮箱:support@txwb.com.,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 网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