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抢红包了吗?”最近抢“红包”似乎成了一场全民盛宴。支付宝的戳,微博的抢,微信的摇,让抢红包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看着每个人就为了这点儿钱,抢抢抢,戳戳戳,摇摇摇,小编表示心疼手机。大家抢得不亦乐乎,可有人知道红包怎么来的吗?知道红包在海外还被叫做“青包”、“紫包”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看看,涨涨姿势吧。
红包是怎么来的?
红包,最早是给孩子的,叫做压岁钱。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会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不睡,叫“守祟”。一对夫妻在一个年三十夜晚,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半夜里“祟”出现了,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流逝,就被叫做“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到了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红包也早已由压岁(祟)普及为一种习俗,应用于一切值得庆贺的场合。
发红包的习俗并不是中国独有,很多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都有春节或者新年发钱包的习俗。红包流入之后,与当地文化融合,带着每个国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日本红包
曾受中国文化广泛影响的日本也有着新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因为不过春节,元旦就成了给压岁钱的日子。在中国装压岁钱的红包,到了日本这,却不是红的了。隋朝时候,日本遣隋使在完成使命回国时,我国朝廷官员设宴送别并赠送礼物,在包装上用红白染色的细蔴绳捆扎在一起象征友好平安。此后,这一礼仪文化流入日本,当时用细蔗绳打的结就慢慢地演变成今天日本著名的“水引”结绳文化。
千百年来,水引装点着日本人的生活,在日本已形成一种独特的礼仪文化,应用在几乎所有的祝贺礼仪场合,比如迎春贺正祝寿祭祀等传统场合。
日本红包
“青包”和“紫包”
19世纪初,很多中国人移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谋生,称为“跑南洋”。中国的红包文化也随之传到了东南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们过新年也发"红包"了。
马来人钟情于青色、兰色和黄色;印度人则对紫色、兰色和棕色情有独钟。由于马来人的红包以青色为主,印度人的红包以紫色为主,因此马来西亚的华人称马来人的红包"为"青包";印度人的红包为"紫包"。
马来人的青包图案主要有清真寺、可兰经文、民族风情及图案,但大部分少不了一种叫"KETUPAT"的方型糥米棕(用嫩的椰树叶把米包扎成方型)。青包上的祝福词是多为:“恭贺新禧,新年快乐。”
马来青包
印度族的新年叫"屠妖节",又称为灯节,所以紫包的图案大多为神佛、孔雀、神灯及舞蹈。
印度紫包
台湾红包
在台湾,红包还有政治含义。台湾政治人物,特别是重要的政治人物,过年“与民同乐”已成为习俗。选什么“见面礼”也很讲究,这个礼物既要显得“礼轻情意重”,也要能让民众牢牢记住自己。相比而言,春联、小额红包比较受欢迎。像马英九当政的时候,每年都会推出设计精美的红包,印刷量高达几十万份。
马英九发红包
所以,红包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