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到300亿的庞大规模时,儿童电影却鲜有佳作的现状的确令人感到惋惜和痛心。毕竟,成功避开了暴力和色情,家长们也不愿孩子们常年陷入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傻傻搞笑的低幼动画片中。每年的暑假和寒假档期,本应是儿童电影大展身手的时候,可我们的院线中则要么是好莱坞大片或“山寨”国产巨制,抑或就是低幼的国产动画。国产动画到底怎么了?
求精求变,造就半世纪前国产动画巅峰
回溯中国动画片的发展,会发现求精求变才是国产动画得以立足的根本。
一部72分钟的《铁扇公主》耗费画稿近2万张,精益求精才是国产动画上世纪达到巅峰的基石
20年代初万氏兄弟四人成立了长城画片公司,立志于发展中国的动画事业。《大闹天宫》作为动画短片引起时人兴趣,历时一年多制作而成,耗费画稿近2万张的《铁扇公主》,更是将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准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动漫界的大神、“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正是因为被《铁扇公主》震撼,才立志成为一个漫画家的,从而引领了日本动漫界一个时代的风潮,也成为了日本动漫工业奇迹的奠基者。抗战期间,万氏兄弟的社会责任感,也催使他们创作出《同胞速醒》、《精诚团结》等动画片。1949年建国之后,动画电影的创作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没有CG,没有3D,几十年前的《大闹天宫》如今看来依旧生动逗趣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带动这一时期动画片的飞速发展,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上很多的第一次,皆在这一时期完成。《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孔雀公主》、《大闹天宫》等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诞生,融合了本土民族语言、立足于本土文化特色的动画电影创作,形成了当时一股风靡世界的“中国学派”潮流。“文革”浩劫之后,国产动画电影迎来了短暂的恢复期,《鹬蚌相争》、《猴子捞月亮》、《火童》、《天书奇谭》等动画都相当精彩。
图钱图快,新世纪国产动画跌入低谷
90年代之后,随着国外动画的大量涌入,动画电影人才的流失,以及电视机的普及,国内动画的制作多转向了电视动画作品,《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等等便是个中佳作。直到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长片《宝莲灯》在全国范围的上映,才标志着新时期以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化转型开始。《宝莲灯》的成功激发了国人创作动画电影的热情。但2000年延续了《宝莲灯》制作模式的《马可波罗回香都》在市场上的失败,则再度打击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激情。
第一部《喜羊羊》大电影的票房成功引发了跟风复制其模式的热潮
低迷的创作直到喜羊羊系列在电影市场的爆发才有所转变。于是越来越多的动画电影开始这一模式,在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尽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些动画影片是相当“成功”的,制作技术水准越来越高,画面也越来越精细,但其影片素质和创新性却与几十年前无法相提并论,这也导致了如《大闹天宫》、《葫芦娃》等经典作品重映景象的不时发生。而看看2015寒假档期热热闹闹的国产动画片单,从虚拟社区游戏直接转化来的《摩尔庄园3》到山寨好莱坞的《蜡笔总动员》,家长们似乎并不能感到乐观。
错误观念导致低幼风劲吹,前景堪忧
显然,国产儿童电影和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如今都不尽如人意,相对于国产儿童电影而言,国产动画对市场的敏感度更高。但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小觑,动画电影的创作者直接干脆的将受众定位为低龄孩童,粗暴拒绝了其他年龄段观众的选择,能哄得小孩哈哈大笑成为这些动画片的标准。但这些动画片真的适合孩子们看么?并且,幼稚的故事、呆板的形象、制作的粗糙,有的电影甚至为了话题加入暴力、色情的噱头,甚至有媒体批评许多儿童动画电影转制成3D只为抬高票价,却忽略了3D眼镜对儿童眼睛的潜在危害。而这些,都是国产动画进入市场大潮后,创作者在市场中为追求短平快市场效益而做的短视之举。
学习日本动画成功经验的《魁拔》叫好不叫座,是片方的不幸,也是观众的不幸
可见,国产动画片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国产电影所面临的问题,即在票房的热潮中失去了自己独立的脚步。这一点从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数量的急剧增长便可见一斑,寒暑假档期占据儿童观影市场的,正是那些根据低幼的动画剧集或游戏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来的国产动画电影,比如暑期档一年见一回的《赛尔号》大电影如今也已经拍到第4集了。而制作相对精良的《魁拔》系列院线一日游的遭遇,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究其原因,这恐怕要归结在国人对动画片以及儿童的态度之上。很多人认为儿童适合看动画片,而动画片就是儿童电影,这种成人化的假设一定程度导致了两者概念的模糊,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就应该去看动画片,很多创作者也将两者画上了等号。可是看看动画产业最发达的好莱坞和日本就知道,动画片(比如宫崎骏作品)才是最容易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类型片。所以,这个顽固的旧观念一天得不到动摇,国产动画片的低幼病,很难得到改善。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