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称,即将试营业的微众银行将推出人脸识别业务。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刷脸”将取代数字密码。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自然》杂志就有文章讨论人类自身对人脸的识别能力,研究证明虽然大多数人能够通过面部特征区分身边的朋友、亲人,但极少有人能清晰描述这些人的具体特征,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人脸进行识别的整个过程。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机器仿生人类的人脸识别能力可行性不大,尽管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也逐渐发展,对于人脸的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最初人脸识别被当作普通的计算机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没有获得较大突破。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和其他的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人的脸部特征是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所以利用人脸来鉴定身份具有天然的优势。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搜集并初步处理人的脸部图像信息;第二步,从采集到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第三步,进一步处理已有信息并将它们保存;第四步,比对,把需要识别的人脸与已经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和甄别。
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人脸的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提取人的脸部特征时,究竟该如何取舍?再比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脸部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不太容易及时更新。还有,人的脸部经常会出现一些装饰物(眼镜、帽子等),这些东西会不会干扰最终的判断?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界条件稍微有变化,如光线强弱,拍摄角度,都会影响人脸成像,如何准确无误的辨识众多人脸,是一直以来困扰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
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等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应用到了刑侦、海关安检等领域。
虽然人脸识别尚没有得到普及,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2013年的下半年,芬兰、英国、日本等国家就相继推出了刷脸支付系统。不难想象未来的某天,刷脸支付的浪潮将席卷而来。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