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科研经费的使用因“灰色地带”和效率低下而受到专业人士的诟病。近日,国务院的一纸文件开始对该领域的混乱情况“动刀”。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做出全面部署。根据《方案》的内容,国家将打破在科技项目投入上“九龙治水”、碎片化的混乱局面,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用三年的时间,将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整合为五类。
这也意味着,存续近30年的“863”计划、存续近20年的“973”计划等将在2017年被整合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来的名字将不复存在。
中央部门的科技计划整合成五类
长期以来,国家的科技计划分属多个部门管理,不少部门都有自己的科研计划和经费投入,很多科研项目交叉,审批也不透明,不仅带来国家科研经费使用上的“灰色地带”,也造成了浪费。
按照国务院此次《方案》,众多中央财政拨款的科研项目将整合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五大类。
由此,一些原来的国家科研项目将被整合,并入新的五大类科研项目,这其中就包括实行数十年的“863”计划和“973”计划。
从1986年3月开始实施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科技界被简称为“863”计划。在过去近30年中,“863”计划曾被视为国家科技攻关的代名词,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与此相同的还有1997年3月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
根据此次《方案》确定的精神,“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以及发改委、工信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都将整合归并形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方案》为整合划出时间表,规定到2017年全面按照规定整合的五类科研计划(专项、基金)运行,不再保留优化整合之前的科技计划经费渠道。
有行业人士称,2014年10月,由科技部和财政部制定的《方案》上报国家国务院待批。2014年12月,该方案获得国务院审批通过。
据一位科技部人士透露,此次改革,也导致科技部内设机构作出调整。查阅科技部网站发现,原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和计划发展司两个司取消,代之以重大专项办公室和创新发展司,以顺应国务院文件精神。
改革方向被业内人士看好
国内科研体制的缺陷一直受到科技界人士的诟病。2012年9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联名在《科学》杂志上撰文,矛头正是指向国内弊端重重的科研体制。
此次《方案》公布后,吸引了国内科技界人士的关注,一些科技界人士表示,原来科研经费管理上的不透明和混乱现象正是国内科技界的痼疾之一。“希望这是很好的开端,减少国家科研经费的浪费现象,就会增加有效的投入。”一位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工作的科研人士说。他表示,在国内有着审批严格声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直以来经费都比较低,而最近,他明显感到经费有所上涨。一个申请项目,他老师几年前申请批下来的金额是20多万元,而他获得的金额是90多万元,而且申请过程没有打一个电话、走一个关系。
说起国内的科研经费审批,一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王斌(化名)博士很感慨。他称,“973”这样的项目在科研上都是大项目,一般至少几百万元,很多经费一两千万元,但是每年就是装样子开一个会,经费怎么花了并不追究。
“国家怎么知道你在干什么?说到底,包括很多部委的科研项目审批委员会都并不专业,他们对项目承担者所做的项目也只是大致了解。”王斌说。
在国内,院士可以凭借头衔获得大量的科研资源,但是在国外,有些院士根本争取不到科研经费。“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是一个好办法,科研经费应该公平竞争,视科研项目的分量和水平而定,而不是凭借资历和头衔去争夺。”王斌评论。
千人计划科学家、青岛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教授姜国辉认为,国内科研经费不透明是一个应该改变的方向,而此前出现的科技界贪污科研经费的行为,让这次改革显得很及时。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