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忽略摄像大哥酷似赵又廷的面庞,哎呀你们又看不见!难怪妹子们自拍要配备专用自拍杆啊,离镜头太近只会拍出车祸现场啊!抱歉在那一刻我走神了……
温度先升到40℃,静置15分钟,额,似乎没什么变化。
40℃时拍摄
温度降到30℃,静置15分钟,咦,左边瓶子出现了轻微的浑浊,感觉结晶都悬浮起来了;而右边瓶子依旧清澈,只是底部的晶体变多了一点。所以,是温度越低、结晶越多吗?
30℃时拍摄
温度降到20℃,静置15分钟,咦,又回到清澈的状态了,跟40℃时非常类似。哎呀不会是箱子的温度设置出问题了吧?赶紧检查了一下,的确是20℃呀——看来瓶子很任性!
20℃时拍摄
温度降到10℃,静置15分钟,又没什么变化了。看来结晶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并没有想象中的线性关系,比如温度越低、结晶就越多。
10℃时拍摄
温度降到0℃,静置15分钟,左边瓶子里悬浮的结晶增多了,显得很浑浊;右边瓶子里的晶体也在增长,但速度比较慢。
0℃时拍摄
温度降到-5℃,静置15分钟,晶体继续旺盛生长,但右边的瓶子始终保持慢半拍的节奏。
-5℃时拍摄
正准备继续降到-20℃,基地老师突然说:“等下!降到20度这玩意儿不会冻炸了吧?!”
我说:好呀好呀那我们就拍个冻炸了的吧!到时候我就配个图说——看吧我们把天气瓶子虐!到!炸!裂!噗哈哈哈……
基地老师:噗哈你个鬼啊!瓶子炸了是没事儿,这箱子怎么办?弄坏了你赔?!
我:赔不起……好的我们停止吧!
于是我们把温度恢复到0℃,开始收拾东西。
10分钟以后不经意看了眼——咦,左边瓶子里的晶体好像在向下沉淀,而右边瓶子里的晶体还在继续增加。
0℃持续10分钟后拍摄
干脆又等了10分钟,两个瓶子的晶体都增加了!而此时的温压湿条件并没有变化。
0℃持续20分钟后拍摄
再度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天气瓶子中结晶的状态呢?
1)除了温度本身以外,温度趋势是否对结晶形态也有影响呢?比如同样在10℃的状态,从20℃降到10℃,跟从0℃升到10℃,结晶会不会不一样呢?
2)静置时间会不会也有影响呢?比如在恒定的条件下,晶体会不会自己生长?
3)即使温度、温度趋势、静置时间等外部条件都完全相同,结晶形态也不一样。这是因为溶液结晶本身就具有随机性呢?还是因为商品生产时不精确,每个瓶子中的溶液浓度有差异呢?
思考了5分钟后,我找到了正确答案——我是学气象的又不是学溶液结晶的我怎么知道?!子曰: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我还是去找专业对口的老师来解答问题吧么么哒~
场外求助:化学专家都说不靠谱了
这位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孙亚飞博士,鼓掌~
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孙亚飞博士
我:孙博士孙博士,你看到我的小实验了吗?
孙:看到了。
我:有什么看法呢?
孙:女人为了逛淘宝真是什么理由都想得出。
我:……重点错!重点是天气瓶子里的溶液结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好吗博士大人!
孙:哎巧了,日本科学家长岛和茂跟你有一样的疑问,他和他的团队专门进行了实验,对天气瓶的结晶条件和结晶成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环境电场、磁场、湿度、气压这些因素,对于天气瓶子中晶体的生长都没!有!影!响!真正能造成影响的,主要是环境温度。一般对于这种樟脑-乙醇-水体系,温度越低,就越容易出现结晶。
我:但是我发现,我们在降温过程中,它的晶体并不是越来越多,中间曾经有一阵反而变少了,后来又继续增多了。
孙:因为温度变化的趋势和速率,也会影响结晶。比如同样是降温,快速降温的结晶和缓慢降温的结晶就不一样。还有外界扰动也会有影响,比如你要是摇晃过瓶子的话,就会促进晶体的生成。
我:咦?摇晃瓶子不会把晶体摇散了吗?
孙:呵呵,摇晃的确不容易形成完整的较大的晶体,但是就量而言,还是促进的。
我:嗷,酱紫。还有一个现象,我把瓶子放着,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