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天下网吧 >> 网吧天下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这个人,曾为雷军和扎克伯格指过路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时间:2015-1-17我来说两句
:这个人,曾为雷军和扎克伯格指过路

2009年初Facebook还在烧钱的时候,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原计划要参与融资的机构中只有2个留下来了,而且出价平平。这时候,一个叫尤里·米尔纳的俄罗斯人来到硅谷与扎克伯格聊了对于社交网络的看法。后来,他管理的DST基金投资2亿美元换取Facebook 1.96%的股份,把后者的身价推到了100亿美元,是Facebook在几个月前上一轮融资身价的2.5倍。

DST在互联网投资界因为Facebook一案一战成名。接下来的5年里,公开信息中可以查到它投资的非俄语国家创业公司有32家(上图CBI数据库记录的投资是52笔,部分是同一标的多轮投资的重复记录)。其中7家IPO,包括2个千亿美元级的公司Facebook和阿里巴巴。这一战绩,定鼎了DST在全球VC圈中的江湖地位。

不过,DST引人争议的是它特立独行的投资风格。郭蓓在知乎的总结和李开复老师的补充都有所描述。比如:只投能成为Market leader而且高速增长的公司、投后期、敢出高价,还不要董事会席位。可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能让他们这么大胆投资的标的是怎么选的?

整理了DST公开的投资记录后发现,5年来DST的投资逻辑几乎清晰可见。

它选了三步棋,第一步社交;第二步亚洲电商;第三步云服务。然后让他们在合适的时机纵横协同,结成了一个孵化体系,只不过它孵化的不是Start-up,而是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社交网络生态链

2009年,米尔纳想投Facebook的时候,他与扎克伯格谈判的筹码一是钱多,二是“懂你”。要知道,硅谷创业者拿了俄罗斯人的钱,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件荣耀的事情。据说,米尔纳打电话给Facebook负责融资的Gideon Yu,挂完电话后便奔赴机场,第二天就在Palo Alto的星巴克里与他见了面。米尔纳在交流中体现出了对社交网络的深刻洞见,而且他的观点与扎克伯格非常接近。于是当天Gideon Yu就安排他与扎克伯格见了面。四个月后,他们完成了交易。

当硅谷投资者们对DST的出价议论纷纷的时候,米尔纳相信,他看到了社交网络的未来。在投资Facebook之前,他已经在俄罗斯和波兰投了四家社交网络。他还提出过一个“扎克伯格定律”(Zuckerberg’s Law),认为每12-18个月,人们在互联网上分享的信息会翻一倍。未来人们不再通过搜索引擎,而是依靠社交网络获取信息、做出决策。他的观点也在DST早期在美国的投资清单中表露无遗。

从投Facebook到2012年底投Prismatic,DST的在美国所有的投资项目都与社交网络有直接关系。Zynga是Facebook上的社交游戏制作公司,也是Facebook最大的广告主。Prismatic是基于个人社交信息的挖掘来实现新闻内容推荐的阅读工具。

布局中国和印度

在美国的社交布局按部就班展开的时候,米尔纳把眼光投向了亚洲的中国和印度。这一轮布局的理由也很简单。

第一,社交的中国映射。文化的差异和市场的隔离使中国的本土社交工具拥有自己的发展方式。于是DST投了陌陌,投了基于社交的新闻推荐应用今日头条。后者可以看做中国版的Prismatic。中国的社交绕不开腾讯,但DST与腾讯的合作些特别,它拿了腾讯3亿美元,成了被投资者。或许这一点也能看出,DST的看重的不仅仅是财务回报的价值。

第二,亚洲市场的差异化机会。中国的线下商超市场分散度高,没有类似沃尔玛在美国那样的地位的公司,这为电商提供了绝佳的发展空间。于是,DST在2011年3月投资了京东,9月投资了阿里巴巴,后来还投了移动端的口袋购物。印度市场的逻辑也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印度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电商的发展一直慢于中国。所以直到2014年DST才在印度投资了第一家电商Flipkart,接着又投了垂直电商ANI TechnologIEs和Locon Solutions。

扎克伯格和Facebook对中国异乎寻常的热情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他和自己的华裔妻子已经一起走过了接近十二年。这背后也站着米尔纳。甚至在他牵线之下,小札还和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来源地址:http://www.ithome.com/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邮箱:support@txwb.com.,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 网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