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去硅谷的目的,被认为是做新能汽车项目在业内广泛流传时,另一家科技公司乐视,11月26日正式宣布了做超级汽车的计划。国内IT公司造汽车已经谣传很久,在过去的一年成为了现实。
由于小米一直没有承认外界传言,黎万强否认了“去硅谷做相机”的传闻,不过小米科技和黎万强都没有否认新能源汽车计划。
小米内部代号为“米斯拉”的电动车谍照,早已经出现在网上。在此之前有消息称,小米电动车由比亚迪代工生产。
理论上,找汽车公司代工是全无汽车基础的小米科技造车的最便捷路径:一是可以解决缺欠传统汽车零部件体系、整车平台技术研发和生产线难题;二是可以规避“国家原则上不再新批新汽车生产资质”的限制。
不过,比亚迪内部相关人士12月22日对记者称:“比亚迪代工小米电动车的消息我们也是在网上看到的,随后找相关领导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内部还没有任何说法,让等消息。”
小米汽车假想图
在没有对外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前,小米主动承认由比亚迪代工生产几乎不可能。善于营销的小米科技回应坚定很多,“这个消息不实,我们没有这个计划。”
用IT思维搞汽车,最典型的车企是目前全球最热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它的很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都做IT出身,比如前特斯拉副总裁吴碧瑄来自苹果公司,新加盟特斯拉的副总裁金俊,上一份工作是高德的CMO。
特斯拉汽车最吸引人的,不是新能源而是它的科技感。“传统汽车卖给消费者后,很多性能就固定了,但特斯拉可以通过远程系统升级,达到性能也升级的效果。它的用户感受,和目前的智能手机一样。”吴碧瑄说。
互联网汽车的魅力就在这里,特斯拉汽车内部设置了感应器和芯片,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完整地去升级一些新的功能,包括驾控。特斯拉一个月前对已经在中国出售的特斯拉Model s进行了系统升级,新的V6.0版系统升级了地图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
另一条路径是IT公司跨界做汽车,最有代表的是谷歌。2013年,谷歌的Self-Driving-Car(无人驾驶汽车)就能以时速60千米行驶在车流拥挤的美国山景城(谷歌总部)街道上,Self-Driving-Car的道路测试总里程已经超过了50万英里。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想走的是谷歌路径。小米从来没有涉足过汽车,甚至没有和汽车行业有过交集。它的优势,只有一帮IT工程师以及他们搞出来的MIUI系统。
MIUI系统由软件工程师黎万强带领团队打造,是基于Android进行优化、定制、开发的第三方Android系统ROM。目的是形成定制化的Android智能手机体验。
黎万强相信,“表面上,用户在使用手机硬件,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操控体验,本质上还是来自于软件。”作为IT人眼中的硬件来看,汽车和手机实际上是一致的。
但“倒雷派”认为,汽车和目前智能化的手机、家电等等硬件都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硬件”入场券门槛很高。“汽车由2万多个零部件组成,整体性能要求非常严格,没有研发、技术和生产基础做不出安全的产品。”一家合资公司的汽车研发人员称。
IT公司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思维,习惯渲染成用IT生态垂直整合产业链条来造车。但事实上,从汽车业内角度,小米可以看得见的优势,只有营销,所以唱衰的声音也很强。
目前IT企业的营销确实走在了汽车企业前面,很多车企都借鉴。营销高手雷军习惯打用户思维,要求做“爆品”,在产品、团队管理、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管理以此原则,运行理念高度一致。
像苹果一样,产品正式发布前,采用绝对保密,以获得亮相时瞬间、高集中度、高能量信息爆发的突出传播效果。小米一贯的行事风格可能是“米斯拉”极不成熟前,严格封锁消息的重要原因。
但这种运作,在汽车行业值得商榷,因目前汽车消费市场,缺少手机这种科技产品的大规模“发烧友”人群基础,而且一年上百款产品上市,完全引爆市场的营销难度非常大。
乐视路径被认为是IT公司进军汽车最靠谱的。乐视CEO贾跃亭一开始就联合北汽,去硅谷入股了一家名为Atieva的公司,AtIEva的创始人是特斯拉原董事谢家鹏,总部设在美国硅谷地带的红木市(Redwood City)。
谢家鹏是华人,Atieva很多工程师来自特斯拉,有较明显的特斯拉基因。AtIEva定位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提供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Intel”。在IT与汽车的结合上,有较成熟经验,这也是业界较看好乐视的重要原因。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