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天下网吧 >> 网吧天下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移动联通电信:4G谁更有戏?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时间:2014-3-18我来说两句
:移动联通电信:4G谁更有戏?

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全部正式提供4G商用服务。4G市场的竞争格局将走向何方,尤其是中国移动是否在消费者心目中重回市场领导者的位置,中国电信能否摆脱移动业务的困境,几十家虚拟运营商的加入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分析的基本范式:成熟市场的快速规模化运营

回答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需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4G市场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按照杰弗里.摩尔的观点,从移动终端的用户普及率以及4G的技术特性来看,4G市场是一个处于成熟阶段的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获得增长的途径,已经不能通过业务品类的增加获得。只能在原有的顾客的基础上扩大产出,或者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掘客户。

显然,此前依靠用户数增长或者创新某一个业务获得新的收入的模式,已经遇到了天花板。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电话普及率达110部,已经有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内蒙古等8个省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了100部/百人。

因此,4G服务所面临的是一个成熟市场。这是分析和研究中国4G市场走向和三大运营商竞争优势的基本判断。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由于大部分的消费者已经对新的产品特性产生一定的免疫能力,对于服务这个市场的厂商来说,无论是实现现有客户的迁移还是从竞争对手中抢夺客户,其不得不满足的基本条件是要具备“规模运营”的能力。

杰弗里.摩尔的观点是在成熟市场厂商必须快速获得规模经济,而不是纠结于某个细分的差异化市场的特定需求。

这正是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4G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清楚的定义和分辨出运营商4G服务的核心产品就显得必不可少。

1)网络覆盖速度快慢是规模运营的核心产品竞争力

传统上,分析电信运营商的竞争能力,一般至少会包括网络、资费、终端、业务、服务五个方面。

鉴于在业务创新方面,移动互联网厂商已经基本替代了电信运营商,所以我们不会把业务作为实现4G规模运营的核心产品。

无论如何丰富的业务和应用,只能算是规模运营的“外围”产品——这是从运营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角度作出的判断。

显然,从这个角度看,4G网络的覆盖速度——请注意,是覆盖的速度,而不是质量,将是运营商在4G市场迅速获得规模运营优势的核心。

首先,实现覆盖并不存在难度,关键是影响用户体验的覆盖的连续性,尤其是影响用户迅速向低端用户普及的乡镇覆盖。

在这方面,中国电信网络覆盖处于以主城区和热点区域为主阶段。比如在北京地区,中电信目前4G信号覆盖了北京主要区域;在海南地区,首批主要覆盖的是海口、三亚两市的主要城区以及三亚的4A级旅游景区;在广东佛山地区,预计到年底实现中心城区的全部覆盖。

中国移动则处于网络覆盖已经把目标设置为乡镇级的连续覆盖阶段。比如在广东,已建成2.6万个4G基站,实现了全省所有县以上主城区和部分重要乡镇的连续覆盖;在江西,中移动已建设4G基站8000个,实现了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及部分乡镇覆盖4G网络;到今年6月其4G网络将覆盖所有乡镇。

此外,贵州、浙江、江苏等多地也公开了大跃进式的网络覆盖计划,且基本都是以连续覆盖和乡镇级覆盖为目标。

而中国联通则显得有点尴尬,在刚刚公布的4G基站招标中,只有五万的数量,即使在重点城市的重点区域的覆盖也存在明显差距。

这其中,自然有中国移动抢跑的因素在里面,毕竟以实验网和试商用的名义,中国移动早在去年前就已经完成几十万基站的建设。

2)终端品类和价格是实现规模运营的关键外围

规模化运营的外围要素,最重要的是4G终端的品类和价格。4G终端市场的快速分形,即终端外形和差异化功能的快速出现。

即在用户满足了4G网速体验这一核心功能之后,如果需要客户继续为之付费,就需要不断创造差异化的功能,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这需要运营商在4G终端上推动快速实现品类的丰富化,并确保价格不断下降。

在这方面,中国移动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如果中国联通借力得当,也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我们知道,中国移动在4G终端上不遗余力,尤其是庞大的终端销售计划,更是为4G终端市场快速分形注入了强心剂。

作为最新的宣布4G商用的省公司,广东移动在3月16日公布了全年1600万4G终端销售的目标;此前2014年,中国移动计划完成1亿部为TD-LTE终端销售目标。

在品类方面,五模、三模终端的市场分形处于突破瓶颈的前夜:工信部测试通过的已经在市场销售的4G智能手机有32款,有高端的苹果、三星、也有千元的酷派、联想、天语。如果在今年年底4G终端能够在种类上超过200款,那么,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将突破规模运营的关键瓶颈。

由于中国移动力推的4G终端能够同时支持FDD和WCDMA,对于中国联通而言,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移动的经济外部性溢出的好处,减小自己推动终端快速市场分形的成本。

中电信在这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考虑到中国电信必须继续发挥其CDMA 3G网络的协同优势,在终端上将面临较大的压力。此前中国电信公开表示,2014年4G终端销售目标为3600万部,款式约90款。

无论规模还是品类,距离规模化运营可能都存在一定距离。

3)资费竞争趋于激烈,服务差异化是影响未来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

当前,4G的竞争,在网速和资费上的竞争,已经提前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尤其是4G资费的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这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总体的4G资费价格名义水平上差距不大。主要竞争的方式,在两个方向展开。

第一,是通过大幅度的套餐内流量赠送或者话费赠送方式,降低实际价格。比如广东移动对合约机用户,以88元套餐为例,每月赠送25元话费,实际月费只需63元;北京移动则是通过对老套餐用户自动升舱,暗补用户,降低资费,例如在138元上网套餐上,向用户每月赠送1G本地4G流量。

第二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我来说两句(请遵守法律法规)
声明
本文来源地址:http://www.ithome.com/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邮箱:support@txwb.com.,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 网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