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通信时代,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少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虽然反感,但又让人“挥之不去”。尽管近一两年来,有关执法部门加大了对电信领域不法行为的整治,但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仍然猖獗不止。
骚扰电话顽疾难根治 明年将被重点打击
日前,《南方日报》就报道了一位广东东莞的手机用户一天接到上千次骚扰电话的事件,该用户从今年5月某日下午开始,手机就接连收到同一个号码的手机骚扰,对方以每分钟约15次的频率持续、反复拨打其手机,造成其他号码无法打进,而主动打电话出去时,也常因骚扰电话的打进而自动断线。
这位手机用户无奈之下向运营商的客服部门提出屏蔽请求,但被拒绝。最后将运营商告上了法庭并要求赔偿,法院认为其提供的证据无法证实运营商对其构成侵权并造成其损失,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
节假日垃圾短信激增 整治应先摆正心态
而在垃圾短信方面,尽管近一两年来有关执法部门加大了对电信领域不法行为的整治,但垃圾短信仍然猖獗不止。
近期,一则“新加坡发1条垃圾短信被重罚5万人民币”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新加坡国会通过了针对垃圾短信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案”,规定2013年初开始,每条市场推广类垃圾短信可能导致最高一万新元,约合人民币5.14万元的罚款。
其实,针对整治垃圾短信,国内有关部门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对于像新加坡这样的做法很少。新加坡的严厉措施学起来并不难,难的是拿出像新加坡那样整治垃圾短信的态度。
专家分析称,正是因为商业机构有使用这些个人信息这种数据的需求,所以才推生了这个地下新产业链。要想扫除垃圾短信,不仅要像重视盗取信息行那样重视商业机构对非法获得个人信息的应用,还需要在公共空间之内做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