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红孩子那些往事:卖掉的孩子卖不掉的回忆

2012-10-9牛华网牛华网

牛华网记者 韩清 10月9日报道

2004年6月4日早上,二楼办公室里的16条电话线响起来了,一楼仓库的 6个配送员准备就绪了。这里是北京城西三环边上的中央电视塔综合楼,一个只有500平米简易办公地点,所有办公人员加起来也只有二十多个。然而,当年就是这些人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孕育了一个国内最大的母婴电商企业——红孩子。

消息称红孩子创始人之一杨涛离职(图)
红孩子创始四人团队(从左至右:马建阳 杨涛 徐沛欣 李阳)

虽然,红孩子正式与消费者见面是2004年6月4日,但实际上,她的四个创始人(徐沛欣、李阳、杨涛和马建阳)正式开始筹备“红孩子”还得从2004年3月8日算起,四个人筹集了200万人民币之后,他们立即开始了之后编辑目录、招聘培训、备货,直到6月2日,他们寄发了6000本目录。

最初这个团队也就二十多人。谁能料到,当年的营业额就做到了600万,2005年年初,他们的月销售额就达到了150万元,年营业额达到4000万元,到如今仅仅八年时间,它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2家分公司,覆盖全国16个省,年销售突破10亿元。据了解,红孩子当年每付出3元印刷费,带来100元的销售,同时还有2元营业外的广告收入,实际的营销费用是1%,顾客的重复购买率在45天的周期内事1.6次,忠诚度极高。分公司每销售100元支出的费用是9元,包含房租、所有人员工资、印刷费。相比当下电商猛烧钱打价格战,这些似乎是难以想象和做到的,但当年红孩子确实是这么干的,也做到了。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这些都俨然成为红孩子的过去。“尘埃落定,明天注定是震惊电商行业的一天,对行业是大事,对消费者是大事,对苏宁易购更是大事。”9月24日下午4:05分,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在微博上发出了这一信息——苏宁易购将于9月25日以6600万美元正式并购国内最大的母婴电商“红孩子”。

其实这一消息并不令人震惊,因为关于红孩子走到这一步并不是偶然,被并购的消息也早已闹的沸沸扬扬。真正让人惋惜的是,红孩子用八年的时间,在母婴产品行业成就了一个创业神话,前后总共获得了约8000万美金的投资,这一结果是让人满意的,足以说明她的潜质。

与其说红孩子是被卖给了苏宁易购,不如说红孩子是在逐渐失去了那些创始人掌舵后最终被苏宁易购领养了。关于苏宁易购并购红孩子给行业带来的影响、给苏宁未来发展规划带来的影响、以及红孩子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原因,这些都已经被各类媒体专家人士分析的很透彻了。

我想,相比较于红孩子被谁并购的消息,有些人更关心的是红孩子是否能被成功并购。因为这关系着红孩子是否能得以继续生存下去,这些人就是那些曾经离开的创始人。毕竟红孩子是自己曾经一手创立的,即使离开了,也希望她好,而且是比以前发展的更好。

作为已经离开“红孩子”的创始人之一,李阳在8月31日的时候就曾接到朋友的电话和短信,“告知苏宁易购即将收购红孩子,祝贺我这个创始股东应该也有不错的收益。俺也关注啊,毕竟,自己是红孩子最大的个人股东,亲手把一个投资额200万的企业做到了当年中国母婴行业销售第一的位置,企业创始人中途离开公司,公司被并购,创始人应该有怎样的收益呢?”有人说,这个问题应该由徐沛欣来回答,近日徐沛欣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提到,“有一点兴奋,没有沮丧,也没有失落,挺平和的。”

回忆起这段创业经历,李阳更多的是感慨,在他看来,创业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是是非非,能始终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态的原因有两条:遇到一些不爽的事情总想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始终有一个感恩的心,多想想别人的好,总结起来就是常思自己过,莫论他人非。

事到如今,无论是商场竞争的激烈、是VC插手公司管理运作、又或是高层内部斗争导致了红孩子今天的局面,我们被这些大是大非的言论包裹的太久太多了。即使是那些当事人都无法说清楚的事实,我们又怎么能看得清楚。就像,当年红孩子的广告大张旗鼓的出现在上海地铁站那件事,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李阳都不理解红孩子为什么要在上海地铁做户外形象广告。他认为,红孩子的主要销售来自目录,红孩子目录的印量要超过绝大多数杂志,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体。

除了这些矛盾争端外,是否还有人记得他们当年艰难创业中的那些点滴。如今想来,着实令人回味。就像李阳、杨涛等人虽早已离开红孩子,但曾经创业的那份激情斗志,即使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心生悸动。

说起当年创办红孩子的那些事儿,李阳说到,当时他和合作伙伴杨涛一直分管仓储和配送,开业以来的三年时间,在节假日人手少的时候,他在一线送货是常态化,不仅认路,而且服务好,总受到用户的表扬。有一个段子,在北京找住宅小区找不到给杨涛电话,没有他不认识的,而且对各个小区的户型都有自己的总结。

而杨涛对当年的创业过程似乎也还历历在目,有一次他问李阳,还有两天就是中秋节了,还记得三年前(2007年)的中秋,老爹因为给员工发月饼的事儿对我大发雷霆!老李还记得吗?对此,李阳回应到,老杨是他合作十年的伙伴,他老爸是个老军医,红孩子的员工有个感冒发烧总去他那儿看病,他视红孩子的员工为自己的儿女。2006年红孩子融资到位的第一年,处于控制成本以及对投资商的感恩心态,他们当年中秋没有像往年一样给员工发月饼。老杨的父亲从看病员工处的知道了,对他们这种资本家作法大发雷霆,于是老杨的父亲自己拿着6000元给老杨让给全体员工发月饼,弄得李阳和杨涛相当惭愧。那时候红孩子的家人都是免费员工,精心照顾大家共同的事业,才有后来红孩子的高速成长和成为全行业第一的理由,怀念当年亲如一家人共赴理想的创业氛围。

记者在杨涛的微博中看到,曾有一条这样写道,昨天又看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赎》,希望像安迪一样,努力的解救自己,从希望中得到力量,从而走向光明。对于杨涛所指的解救自己,从希望中得到力量。杨涛当时写这条微博时的心境是否与红孩子有关,作者不得而知。但其好友张建设对此表示,老杨是比较傻的人,他们一起创办红孩子,头两年一分工资未拿,融资到了也只是象征性的拿了大几k,公司缺钱从自己家里借钱从来不要利息,家里的扫描仪,打印机都捐给了公司,真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啊。

关于红孩子,除了留下让人怀念的过往,人们的焦点似乎是时候从眼下的孰是孰非的讨论中转向其未来的发展。对此,在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的微博中,曾这样提及红孩子未来的发展趋势:1、后台体系:采购、物流、服务、信息、人力资源全面整合;2、运营:开设红孩子母婴频道,保留红孩子、缤购品牌及独立域名;3、团队:红孩子团队与原母婴采购团队合并,专职负责该垂直类市场运作;4、线上线下互动协同:在苏宁Expo超级店、乐购仕生活广场试点设立红孩子专区。

至于这个被领养的“红孩子”,在寄人篱下以后会怎样,只能拭目以待了。或许正如家电研究专家刘步尘所说,当红孩子成了苏宁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无须替苏宁担心,苏宁自己会照顾好这个孩子的。母婴产品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苏宁通过这种方式缩短了开拓母婴市场的时间,对苏宁而言不失为一条捷径。但是,苏宁的“超电器化”战略不止母婴产品,还包括快消品、日用品、家居产品等等,都需要苏宁尽快布局。

最终苏宁能否如愿以偿的实现这番“超电器化”,在当下任何断言似乎都显得有些证据不足。

本文来源:牛华网 作者:牛华网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