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terest等图片社交网站的崛起,是社交网络视觉化的最好证明
美国IT网站Computerworld上周六发表署名麦克·艾尔甘(Mike Elgan)的文章称,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进化,不受地域和语言限制的图片逐渐取代了繁琐而微妙的文字,成为了传词达意的主要媒介,这不仅有助于解释硅谷的众多古怪现象,还将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
以下为文章全文:
社交媒体中的新语言不再是文字,而是图片。无论在哪个社交网站上,最引人关注的内容都有配图。图片为何在社交网络上突然超越了文字?这种趋势又会对你的电子设备产生何种影响?
图片何以占据主导
博客之所以逐渐成为公共新闻平台,都源于文字的力量。作为现存最早、最好的博客之一,戴夫·温特(Dave Winter)的Scripting News博客几乎没有什么视觉元素。大约12年前,各种主题的优秀博客开始迅猛发展。很快,各种优秀内容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大约5年前,Twitter崛起了,很多人不理解Twitter为何会这么快流行开来,但事后看来,答案似乎很明显:Twitter让我们可以轻松关注很多人,不必有任何负担。你看或者不看,消息就在那里。
如果你能关注20个优秀博客,那么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关注50个RSS或1000个Twitter账号。
如果你理解社交媒体的每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从博客到RSS,再到Twitter——都可以增加人们所能处理的内容条数,那便可以理解图片为什么必将成为下一场革命的必备元素。
这是针对社交网络疲劳综合征做出的反应。我们已经从阅读少量的博客文章进化到浏览大量的Twitter消息,如今则刚刚开始被配有图片的内容“打动”。
当前有两大变化。首先,普通读者的习惯正在从质优量大的详细内容,转向匆匆一瞥的简单介绍。其次,参与者日渐增加。
诚然,真正能够发出有见地观点的人并未增多,但如今,所有人都在参与社交网络。只不过,很多人都只是匆匆看客。
另外,在人性的趋势下,我们总会对其他世界、其他地方、其他人的生活感到好奇。我们需要见识和感受他人的生活。文字的确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对普通人而言,用手机拍照似乎更加简单快捷。
图片全球化
社交媒体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例如,如果你看看Google+用户在全球的分布,便会发现,美国人只占不到29%。印度、巴西的用户之和基本与美国相当。在排名前30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4个说英语。
正因如此,冗长的文字介绍才不太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即使英语也不例外。然而,如果是一张美妙的日落照片,却有可能吸引所有人的关注,无论语言,无论地域。
看看Google+上的“What’s Hot”列表,会发现很多日落照片,以及其他能在全球引起共鸣的图片。但却没有纯文字的内容。
绝大多数Google+中的文章都不包含全尺寸图片,但在“What’s Hot”中,却有90%以上的内容都配上了全尺寸的图片。
不过,也并非所有图片都能在Google+上流行开来。一张成功的社交图片可以被他人明确感知。玩笑、幽默、痛苦、敬畏、厌恶——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含混之处,因为所有的内容都很直接。
解释硅谷古怪现象
视觉化网络的崛起可以解释硅谷的很多古怪现象。例如,Pinterest为何超越雅虎,成为了网上的第四大流量推动力?Facebook为何愿意斥巨资收购移动图片分享服务Instagram?Facebook为什么单独针对图片开发了一款移动应用?谷歌为何在Google+中整合了图片编辑工具?苹果为何有意收购The Fancy——这是一家与Pinterest类似的网站,但却融入了电子商务的元素?
除非认识到社交网络的成功完全取决于图片沟通,否则便无法理解这些事情。
社交图片电子产品
智能手机有很多功能,从通讯到日程,从导航到娱乐。但突然之间,拍摄和浏览社交图片,似乎成了它最重要的任务。
只有能够促进这一行为的消费电子制造商,才能获得最多的用户。包括诺基亚Lumia 920在内,很多新手机都具备了优秀的拍照和浏览功能。Lumia 920的两大功能值得所有手机效仿:超强的摄像头,以及在阳光下都能浏览高清图片的超强屏幕。
诺基亚的视频造假事件引发了轩然大波,该公司也为此公开道歉。这款手机的摄像头很好,但诺基亚之所以仍然制作虚假视频,是因为他们深知到摄像头的重要性。
尼康的Coolpix S800c数码相机同样是这一趋势的有力注解。这款16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使用了谷歌Android开源系统,用户可以下载并使用Android应用,还可以通过WiFi将拍摄的照片上传到网站。甚至可以用内置的GPS芯片标记所在的位置,或是使用内置或下载的图片编辑器来优化照片。
我在Google+上的一位好友对Coolpix S800c评价道:“这正是我希望iPhone 5具备的功能。”这足以体现出人们对社交图片电子产品的需求。
视觉化网络的崛起正在转变人们的预期、渴望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已经不再在乎自己拿的是手机还是相机。
我们真正关心的功能突然之间变成了高质量的拍照功能、互联网连接以及即时社交网络。能否打电话甚至都成了次要问题。
我们只是想要一款能放在口袋里的社交图片电子产品,方便我们随时随地拍摄、上传、分享、寻找和浏览动人心魄图片。谁能最好地满足这种需求,谁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