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中,一架简易飞机腾空而起,起飞后飞机就开始向左侧倾斜,在空中划出一段曲线,仅仅十几秒时间,就坠落在路边的苞米地内……这一幕令市民卢 俊涛吃惊异常。他哪里会想到,这部简易飞机和驾驶员都是第一次离开地面,飞上天的这架简易飞机,浑身上下都是从收购站“走”出来的。 第一次飞以“空难”结束 被制造者丁世录命名为“KB73”的飞机,一眨眼就从晨雾中冲过去,随后在前面较宽阔的地方掉头,当再一次冲回来的时候,身后留下了巨大的轰鸣声。此时,过路者卢俊涛已经下车,他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切,眼中透出疑惑的目光。 轰鸣声逐渐离开地面,随后偏离了公路,最后奔向了苞米地,随后轰鸣声消失,周围一片寂静。卢俊涛赶紧奔向轰鸣声消失的地点,他看到几个人向外推着一架简易飞机,飞机上用白色铅油书写的“KB73”格外显眼。 简易飞机左前轮断裂,后轮轴也倾斜,连接处的多处焊点开焊。简易飞机的左侧前翅因剐蹭,使得整架简易飞机出现扭曲状,一些泥土还附于上面。 简易飞机的驾驶员叫丁世录,并没有因意外的“空难”受伤,只是显得沮丧了一些。丁世录告诉卢俊涛不要害怕,飞机是他自己造的,是这架飞机的第一次试飞,动平衡没掌握好,应该添加一个左侧的平衡翼。 “KB73”首飞飞离地面2米多高,飞行了五十余米的距离。 十几年前 就有飞行梦想 有部影片描写的就是农民造飞机,讲的是小人物刘高兴志向高远,从农村来到西安的他,经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无论是被迫以卖废品为职业,还是 积极帮助按摩女郎,无论是和朋友五富的互相鼓励,还是和那些与他一样生活在最底层的邻居们说说笑笑,刘高兴没有因为环境而改变一丝一毫,他帮助别人实现上 大学的愿望,满足朋友五富的“遗愿”坐上飞机盘旋在西安城的上空,正是因为这个动力,农民刘高兴真的实现了造飞机飞上天的愿望。 丁世录就是现实版的刘高兴。十几年前,丁世录看到一本关于航空知识的杂志,在被航空知识吸引的同时,丁世录就想尝试造架飞机。为了掌握和感受到翅膀升力,丁世录特意用纸张围成简易翅膀,感受不同角度下,速度与升力的关系。 研究了一段时间后,丁世录觉得,造架飞机也并不难,虽然自己是名农民,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从这一刻开始,丁世录开始了造机举动。 真正造飞机是从一年前开始的,这个时候,丁世录已经离开了老家本溪桓仁,在沈阳打工近十年。有修车的基础,还有多年的积累,丁世录觉得可以动手了。 花八千元 他就造了架飞机 虽然制造的是架简易飞机,但是材料一样也不能少。发动机就是个大问题,既不能太重,也不能马力太小,丁世录最终选定的发动机,是一辆本田400 型号摩托车的马达。丁世录还认真为这台马达称过体重,整整80公斤。接下来是简易飞机的骨架和翅膀,铝合金是骨架最理想的材料,翅膀则使用的是雨棚塑料。 拉线都是自行车的线闸线,拉杆尽量选择使用铁线构型。简易飞机只使用了一个螺旋桨,是用玻璃钢纤维制作的,就连惟一一块挡风窗,也是用透明的塑料包裹的。 为了造出来这架飞机,丁世录花费了6000元,绝大多数材料都是从废品收购站购买的,当飞机造好后,丁世录发现,很多材料不堪重用,只好返工挑选材料,为此又花掉了2000元的材料费。 目前,丁世录在一家汽车维修点打工,每个月的收入在2500元左右,除了留下必须的生活费用外,工资几乎都购买了材料。“造飞机如同无底洞,多 少钱都能填进去。”丁世录总是对身边人说,“我是农民不假,但是我想造架飞机,还想成立一家航空俱乐部,我非要把破烂儿飞上天。” 航空运动协会愿派人指导 造出飞机后必须申请飞行空域 对丁师傅造飞机一事,记者采访了辽宁省航空运动协会主席刘翼。刘翼告诉记者,他对丁世录个人造飞机的事情很感兴趣,航空运动协会也将积极鼓励、 支持。“辽宁航空运动协会可以派出一个工作组,对丁世录的飞机进行参观和指导,可以免费对造飞机所使用的材料的强度、气动等方面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 议。”刘翼说。 刘翼告诉记者,目前个人造飞机的案例比较多,其中农民身份的更多。而造飞机涉及强度和气动等多种知识,一般人未经系统学习,无法很好掌握造飞机的理论。 相对于制造飞机所产生的困难,刘翼认为更难得其实是造出飞机后申请飞行空域,“如果没申请到空域就强行起飞,那就是非法飞行。”刘翼说,我国目 前对低空领域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每次飞行必须向军地航空管理部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飞行。所申请的空域内容包括高度、范围等数据,而这些仅仅只是对飞行 的要求。 对飞行器的要求更加复杂,须向有关部门报备型号、定图、性能参数等资料,经过多部门审定后,才能够获得生产批准许可。对于个人研发飞行器来说,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耗资巨大,最后获批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记者了解到,空域申请、飞行器生产、飞行执照是驾驶飞机上天飞行的三大必须要件。仅考取飞行执照一项,就需要40小时左右的飞行训练,平均一小时花费2000元,而对于没有实力购买飞机的爱好者来说,拿到一本私人驾照至少得13万元左右。 妻女觉得 “天上不安全” 丁世录说,“我心中还是有数的” 妻子坚决反对丁世录造飞机的行为,认为这是“烧钱取乐”,因此十几年来一直也没说过同意两个字。惟一的女儿已经在鞍山安家,每次给父亲打电话都要说,“天上不安全,地上那么大,在哪呆着不好啊。” 丁世录承认,女儿是为了他好。 丁世录的女儿告诉记者,他父亲造飞机已经着魔了,亲朋好友都劝说不得,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不再议论了。“我没借上过他的光,也不指望他能够给我留下什么财产,但是自己造飞机飞,听着都觉得危险,我们担心他呀。” 丁世录表示,虽然妻子、女儿都反对,但是一家人从没有因为这件事红过脸,“反对归反对,关心还是关心。”亲人们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只要我多加注意,就会没事,我心中还是有数的。”丁世录说。 当记者提及飞行是否“合法”时,丁世录表示,他都是找人少的地方测试飞机,“只要自己多注意,别人也不会管太多。”丁世录告诉记者,他一般都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空中没有高压电线的地方测试,而且也特别注意附近有没有飞行航道的存在。 “老丁是个不惹事的人,就让他自己鼓捣吧。”丁世录的妻子说。 丁世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起工作的3名修理工是他的帮手 “飞机要想飞上天,你说得几个人?”记者一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丁世录的问话,丁世录却自问自答,“再有仨帮忙的就成!”丁世录告诉记者,为了让这家简易飞机飞上天,与他一起工作的三名修理工,都成为他的帮手。 小刘师傅告诉记者,起初他也不理解丁世录造飞机的想法,觉得每天干活都很累了,还有闲心鼓捣飞机,真是“吃饱了撑的”。后来看到丁世录不仅舍得工资,而且舍得大把时间和精力,他也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丁世录的飞机,没想到,自己还跟着学习了不少知识。 每次推飞机上路,小王和小赵也都得跟随着,起飞前,需要两人帮助平衡机翼,飞机发动后还需要跟随一路快跑,直至他们跟不上飞机的滑行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小刘则需要压住飞机的尾翼,虽然也是为了保持飞机起飞前的平衡,但是小刘的任务更重大。 丁世录告诉记者,其实没有他们三个人,自己的飞机也能够飞离地面,但是他需要这三个人的帮忙,有了他们三个人,自己可以觉得“不孤单”。 由“停机坪”到“飞行跑道”的距离,丁世录估算至少有5公里的距离,这段距离都是国道公路,往来车辆比较多,丁世录每次都赶在东方出现鱼肚白 时,从“机库”里拉出来自己的飞机,尽快赶到“飞行跑道”区域测试。同时,他需要帮手在旁边看着,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者早上下地的农民发生碰撞。 “在地面上跑,飞机就是台拖拉机,我能开到60迈的速度,再快就不安全了,这个时候也能感受到轻轻起飞的感觉”,丁世录说,那种感觉太好了,三个帮手一直试图帮着驾驶,都被他“坚决制止”了。
晨雾中,一架简易飞机腾空而起,起飞后飞机就开始向左侧倾斜,在空中划出一段曲线,仅仅十几秒时间,就坠落在路边的苞米地内……这一幕令市民卢 俊涛吃惊异常。他哪里会想到,这部简易飞机和驾驶员都是第一次离开地面,飞上天的这架简易飞机,浑身上下都是从收购站“走”出来的。
第一次飞以“空难”结束
被制造者丁世录命名为“KB73”的飞机,一眨眼就从晨雾中冲过去,随后在前面较宽阔的地方掉头,当再一次冲回来的时候,身后留下了巨大的轰鸣声。此时,过路者卢俊涛已经下车,他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切,眼中透出疑惑的目光。
轰鸣声逐渐离开地面,随后偏离了公路,最后奔向了苞米地,随后轰鸣声消失,周围一片寂静。卢俊涛赶紧奔向轰鸣声消失的地点,他看到几个人向外推着一架简易飞机,飞机上用白色铅油书写的“KB73”格外显眼。
简易飞机左前轮断裂,后轮轴也倾斜,连接处的多处焊点开焊。简易飞机的左侧前翅因剐蹭,使得整架简易飞机出现扭曲状,一些泥土还附于上面。
简易飞机的驾驶员叫丁世录,并没有因意外的“空难”受伤,只是显得沮丧了一些。丁世录告诉卢俊涛不要害怕,飞机是他自己造的,是这架飞机的第一次试飞,动平衡没掌握好,应该添加一个左侧的平衡翼。
“KB73”首飞飞离地面2米多高,飞行了五十余米的距离。
十几年前 就有飞行梦想
有部影片描写的就是农民造飞机,讲的是小人物刘高兴志向高远,从农村来到西安的他,经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无论是被迫以卖废品为职业,还是 积极帮助按摩女郎,无论是和朋友五富的互相鼓励,还是和那些与他一样生活在最底层的邻居们说说笑笑,刘高兴没有因为环境而改变一丝一毫,他帮助别人实现上 大学的愿望,满足朋友五富的“遗愿”坐上飞机盘旋在西安城的上空,正是因为这个动力,农民刘高兴真的实现了造飞机飞上天的愿望。
丁世录就是现实版的刘高兴。十几年前,丁世录看到一本关于航空知识的杂志,在被航空知识吸引的同时,丁世录就想尝试造架飞机。为了掌握和感受到翅膀升力,丁世录特意用纸张围成简易翅膀,感受不同角度下,速度与升力的关系。
研究了一段时间后,丁世录觉得,造架飞机也并不难,虽然自己是名农民,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从这一刻开始,丁世录开始了造机举动。
真正造飞机是从一年前开始的,这个时候,丁世录已经离开了老家本溪桓仁,在沈阳打工近十年。有修车的基础,还有多年的积累,丁世录觉得可以动手了。
花八千元 他就造了架飞机
虽然制造的是架简易飞机,但是材料一样也不能少。发动机就是个大问题,既不能太重,也不能马力太小,丁世录最终选定的发动机,是一辆本田400 型号摩托车的马达。丁世录还认真为这台马达称过体重,整整80公斤。接下来是简易飞机的骨架和翅膀,铝合金是骨架最理想的材料,翅膀则使用的是雨棚塑料。
拉线都是自行车的线闸线,拉杆尽量选择使用铁线构型。简易飞机只使用了一个螺旋桨,是用玻璃钢纤维制作的,就连惟一一块挡风窗,也是用透明的塑料包裹的。
为了造出来这架飞机,丁世录花费了6000元,绝大多数材料都是从废品收购站购买的,当飞机造好后,丁世录发现,很多材料不堪重用,只好返工挑选材料,为此又花掉了2000元的材料费。
目前,丁世录在一家汽车维修点打工,每个月的收入在2500元左右,除了留下必须的生活费用外,工资几乎都购买了材料。“造飞机如同无底洞,多 少钱都能填进去。”丁世录总是对身边人说,“我是农民不假,但是我想造架飞机,还想成立一家航空俱乐部,我非要把破烂儿飞上天。”
航空运动协会愿派人指导 造出飞机后必须申请飞行空域
对丁师傅造飞机一事,记者采访了辽宁省航空运动协会主席刘翼。刘翼告诉记者,他对丁世录个人造飞机的事情很感兴趣,航空运动协会也将积极鼓励、 支持。“辽宁航空运动协会可以派出一个工作组,对丁世录的飞机进行参观和指导,可以免费对造飞机所使用的材料的强度、气动等方面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 议。”刘翼说。
刘翼告诉记者,目前个人造飞机的案例比较多,其中农民身份的更多。而造飞机涉及强度和气动等多种知识,一般人未经系统学习,无法很好掌握造飞机的理论。
相对于制造飞机所产生的困难,刘翼认为更难得其实是造出飞机后申请飞行空域,“如果没申请到空域就强行起飞,那就是非法飞行。”刘翼说,我国目 前对低空领域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每次飞行必须向军地航空管理部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飞行。所申请的空域内容包括高度、范围等数据,而这些仅仅只是对飞行 的要求。
对飞行器的要求更加复杂,须向有关部门报备型号、定图、性能参数等资料,经过多部门审定后,才能够获得生产批准许可。对于个人研发飞行器来说,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耗资巨大,最后获批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记者了解到,空域申请、飞行器生产、飞行执照是驾驶飞机上天飞行的三大必须要件。仅考取飞行执照一项,就需要40小时左右的飞行训练,平均一小时花费2000元,而对于没有实力购买飞机的爱好者来说,拿到一本私人驾照至少得13万元左右。
妻女觉得 “天上不安全”
丁世录说,“我心中还是有数的”
妻子坚决反对丁世录造飞机的行为,认为这是“烧钱取乐”,因此十几年来一直也没说过同意两个字。惟一的女儿已经在鞍山安家,每次给父亲打电话都要说,“天上不安全,地上那么大,在哪呆着不好啊。” 丁世录承认,女儿是为了他好。
丁世录的女儿告诉记者,他父亲造飞机已经着魔了,亲朋好友都劝说不得,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不再议论了。“我没借上过他的光,也不指望他能够给我留下什么财产,但是自己造飞机飞,听着都觉得危险,我们担心他呀。”
丁世录表示,虽然妻子、女儿都反对,但是一家人从没有因为这件事红过脸,“反对归反对,关心还是关心。”亲人们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只要我多加注意,就会没事,我心中还是有数的。”丁世录说。
当记者提及飞行是否“合法”时,丁世录表示,他都是找人少的地方测试飞机,“只要自己多注意,别人也不会管太多。”丁世录告诉记者,他一般都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空中没有高压电线的地方测试,而且也特别注意附近有没有飞行航道的存在。
“老丁是个不惹事的人,就让他自己鼓捣吧。”丁世录的妻子说。
丁世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起工作的3名修理工是他的帮手
“飞机要想飞上天,你说得几个人?”记者一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丁世录的问话,丁世录却自问自答,“再有仨帮忙的就成!”丁世录告诉记者,为了让这家简易飞机飞上天,与他一起工作的三名修理工,都成为他的帮手。
小刘师傅告诉记者,起初他也不理解丁世录造飞机的想法,觉得每天干活都很累了,还有闲心鼓捣飞机,真是“吃饱了撑的”。后来看到丁世录不仅舍得工资,而且舍得大把时间和精力,他也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丁世录的飞机,没想到,自己还跟着学习了不少知识。
每次推飞机上路,小王和小赵也都得跟随着,起飞前,需要两人帮助平衡机翼,飞机发动后还需要跟随一路快跑,直至他们跟不上飞机的滑行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小刘则需要压住飞机的尾翼,虽然也是为了保持飞机起飞前的平衡,但是小刘的任务更重大。
丁世录告诉记者,其实没有他们三个人,自己的飞机也能够飞离地面,但是他需要这三个人的帮忙,有了他们三个人,自己可以觉得“不孤单”。
由“停机坪”到“飞行跑道”的距离,丁世录估算至少有5公里的距离,这段距离都是国道公路,往来车辆比较多,丁世录每次都赶在东方出现鱼肚白 时,从“机库”里拉出来自己的飞机,尽快赶到“飞行跑道”区域测试。同时,他需要帮手在旁边看着,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者早上下地的农民发生碰撞。
“在地面上跑,飞机就是台拖拉机,我能开到60迈的速度,再快就不安全了,这个时候也能感受到轻轻起飞的感觉”,丁世录说,那种感觉太好了,三个帮手一直试图帮着驾驶,都被他“坚决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