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之中有关这些技术上的专利纠纷少之甚少,因为大家对很多基本技术都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山寨机厂商们都会自觉运用这些技术了。但最为耐人寻味的则是十多天前诺基亚刚刚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此“手机大佬”出现了高达5.59亿欧元的巨额亏损,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是赢利10.6亿欧元。据有关分析称,这是10年来诺基亚的首次季度亏损,行业内甚至传出了诺基亚“会不会步摩托罗拉后尘?”这样的猜想。
选择在这一时间向苹果提出专利侵犯诉讼,或许是“揽财”的好时机呢。据测算,如果胜诉,苹果每部iPhone大约需支付诺基亚6~12美元的专利费,两年多已经销出3400万部的苹果iPhone,预计需支付的专利费总额将超过4亿美元。
很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专利最终很可能成为了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这就好像前些年蔓延在国内家电企业当中的“标准之争”一样,各家都喜欢拿“标准”说事———“我是行业翘楚,我的企业标准就要上升到行业标准,你们其它都得听我的”———这已经变相成为企业牟利的一种手段了。
这似乎也违背了专利的本意。专利确实有归属性,谁有发明成果并申请了专利,就要受到保护,其本意是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等等。但这跟主动出击式的自由竞争还有所不同,最多只能是一次“防守反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按理说,一旦有专利侵犯,势必要马上发起反击的。iPhone问世至今已两年有余,为何两年之后方发起诉讼呢?很多山寨机厂商其实也可能涉嫌专利侵犯,为何却可以安生呢?言外之意,还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利”字。
当然,最终一定会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诺基亚一定会称这是正常诉讼,苹果CEO乔布斯则回击iPhone已提交200多项专利技术,有些技术从其它公司购买的。但不管各方说法如何,最终结果如何,专利之争已经超过了其最初的含义。越过技术层面的“专利”,到底算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