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抵达北京奥运村欢迎中心。当日,中国女排队员入住北京奥运村。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奥运村正张开双臂,热情接待来自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
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邓亚萍骄傲地告诉记者,“奥运村全体工作人员的最高宗旨,就是为运动员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家园,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
入住奥运村的庞大队伍分别来自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需要前期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考虑怎样能够提供一些贴近他们的细致入微的服务。”邓亚萍说。
奥运村的整个布局是“南静北动”。42座运动员公寓楼坐落在南部安静的居住区,是运动员们休息的地方。
在居住区,村民们可以在3个大型、9个小型居民服务中心享受各种便利服务,从故障报修、信息咨询到花草更换、自助洗衣,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着在奥运史上首次引进的“金钥匙”服务,来自15个省市的36位“金钥匙”都是在星级酒店大堂工作的礼宾部首席“礼宾司”,有至少5年的酒店从业经验,掌握一门以上外语,他们的任务就是为奥运村村民的住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在北部的国际区,商业街是人气最高的地方。历届奥运村中电脑台数最多、速度最快的网吧,自奥运村开村以来,颇受各国运动员的欢迎。这里还提供了银行、综合商店、特许商店、理发店、洗相店、咖啡厅和茶馆等19项商业服务设施。而奥运村娱乐中心内的游艺室和DVD放映室,将成为傍晚村民们的聚集地,书报亭内有1000余种各国图书、音像制品和期刊报纸。
“这是一个大家,大家的概念应该是融合、和谐,所有人都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一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奥运村部部长吴京汨说。
进入奥运村,古色古香的大红宫门醒目地提示每一个通过者:这是中国的北京奥运村。难怪邓亚萍曾表示,她工作的目标就是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留下美好的“中国印象”。
为了让各国运动员深入体验中国文化,奥运村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茶馆,有传统茶艺表演。在民间手工艺展示中心,展示着剪纸、年画、风筝、刺绣、脸谱等民间手工艺。
从奥运村提供的很多服务来看,这里很像一个超级大酒店。但吴京汨告诉我们,与酒店相比,奥运村最大的不同在于:运动员是这里的主人而非客人。
既然是主人就有权布置自己的家。吴京汨介绍,英国代表团就提出,希望把英国传统的老式电话亭放到村子里,这个要求得到了满足。
运动员们的特殊需求在这里考虑的很周到。考虑到不同身高的运动员的需求,奥运村为他们专门提供了加长的床。“我们的床现在是1米宽。2米长,历届奥运会都没有这么大的床。同时,30%左右的床都可以加长,我们做了一些40厘米长的床凳,加起来有2.4米长。”吴京汨说。
在出行方面,村内投入了24辆纯电动大巴车和10辆辅助运营的电瓶车,这些车辆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环保节能的特点。电动大巴车在奥运村中心区提供24小时服务,电瓶车则将在运营高峰期投入使用,为运动员的出行提供最大方便。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