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决定以687亿美元现金收购动视暴雪以后——这件事儿发生在今年1月——微软就被世界各地的反垄断监管部门盯上了。你知道,这种大公司之间的并购总是这样,不光是收购两方的公司同意才能完成交易,对市场环境的影响也不可估量。根据国际惯例中反垄断的域外管辖原则,以及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出台的反垄断法,只要收购案达到一定规模,且确实影响到了各国、各地区的相关行业,那么就会被纳入各国、各地区的监管当中,甚至于可以否决相关收购案。
微软和动视暴雪都是行业巨头,一家市值1.76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跨越各种行业的公司,即将收购一个久负盛名、手握数个顶级IP的游戏公司,它们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广泛开展业务,怎么看都在被监管的范围之内。今年9月,英国反垄断机构就发话了:微软的收购损害游戏主机市场、订阅服务市场、云游戏市场的竞争,应该深入调查这次交易才对!
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上看,这样的交易也让人害怕。你也能看出来,这里的竞争对手说的就是索尼,微软在主机游戏行业的头号敌人。从初代Xbox发售、微软入局开始,这种奇妙的关系已经持续了21年、几个主机世代,双方有输有赢,在世界的各个地方交战。一开始,在PS2和Xbox的世代,索尼靠历史积累占领市场,但后来的Xbox 360也挺厉害,你争我夺至今。长期关注主机游戏市场的朋友多多少少都能说出些关键事件来——“三红”也好,微软前期的二手政策也好,还有半个世代升级的举措、XGP订阅制的推出,以及索尼在PS5世代的昏招……总体来说,这20多年里,它俩谁也没完全击败谁。
索尼现在自己的情况说不上多好,微软又收购了动视暴雪,这可能是索尼在游戏业界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如果你尽情想象一个对索尼来说很坏的未来——“使命召唤”以后在PS平台上玩不到了,《暗黑破坏神4》在XGP里免费下载,微软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扳回劣势(包括日本)……或者,就算没这么决绝,你能在自己心爱的PS5或PS6上玩到最新的“使命召唤”,但需要花费70美元或更多,还得加入会员才能联机。而在Xbox上,别人只需要订阅XGP就能提前你半年玩到——我要是索尼互动娱乐总裁吉姆·莱恩我也得着急,没准一拍脑门去做《血源诅咒2》了。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除了做《血源诅咒2》提升自己(只是个假设,没真做)以外,索尼另一件要干的事是阻止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它开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问询中露面。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两个托拉斯级的巨头开始说怪话,相互吹捧,盛赞“您才是世界第一的游戏厂商”。与此同时,主机世界的第三极——任天堂,购买了一些土地用以修建自己的另一幢办公楼。
从年初以来,简单来说,事情就是这样。
“我们预计微软将遵守合同协议,确保动视暴雪的游戏继续是多平台的。”索尼的发言人在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两天之后对媒体说。
过了一会,Xbox的老大菲尔·斯宾塞发了推特回应索尼,说两家在周末通了电话,确认了将会继续遵守现有协议,也会在PS上继续保留“使命召唤”系列,菲尔·斯宾塞还说,“我们重视与索尼的关系”。
又过了一个小时,彭博社报道说,动视暴雪的未来3款“使命召唤”依然会在PS平台发布。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战火重燃》依然会登陆PS平台
这让人想起微软收购贝塞斯达母公司时候的事。虽然B社后来的一些游戏依然登陆了多个平台,但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说《死亡循环》的吗?“贝塞斯达最后一款上PS的游戏。”真正的大头《星空》已经成了Xbox独占。
因此,我们姑且当大家说的都是真的,微软会遵守现有的合同协议,索尼也会获得未来的3款“使命召唤”,但之后呢?
在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之后,1月底,索尼迅速宣布自己将收购《命运》的开发商Bungie——一个挺大的工作室,但没有动视暴雪那么大,收购价是36亿美元,相当于微软收购案的5%。这笔交易在今年7月15日全部完成,Bungie成为索尼互动娱乐的子公司,但也拥有相当高的自主权。
索尼已经收购了《命运》的开发商Bungie
接着,在4月,索尼向Epic Games投资了10亿美元以进一步开发元宇宙。
当然,这些投资之间可能没有太多关系,我们不能说索尼看了新闻之后才给Bungie打电话——这桩收购案显然是有预谋的,但微软可能打乱了它的计划。
从今年年中开始,微软在世界各地跟监管机构辩论,试图说服它们“这种收购不会导致垄断”,不管是微软还是动视暴雪,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玩不到‘使命召唤’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微软说,“市面上还有这么多类似的FPS游戏呢。”
我们目前得到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巴西和新西兰的监管机构,这两个国家在此类问题上比较透明,会在网上公布大部分不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比方说在6月的新西兰,微软声称“动视的游戏没什么特别的”,而在8月的巴西,索尼认为,“‘使命召唤’系列是个无可替代的3A级游戏,一部大片,玩家社区根深蒂固,可以影响玩家对游戏机的选择”。
对于“使命召唤”,索尼的评价非常高——“这是唯一一个进入全球娱乐品牌前10名的游戏IP,跟‘星球大战’‘权力的游戏’和‘哈利·波特’一样。”
“每一部‘使命召唤’都会历时3到5年时间开发,花费上亿美元,而且每年都会发布一款全新的‘使命召唤’。”
“仅仅是制作‘使命召唤’的人数,就比大多数3A游戏公司的所有开发人员多了。”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战火重燃》发售前的公开测试非常成功
微软说,“使命召唤”不就是一游戏IP嘛,这种IP多着呢。索尼不同意微软的说法,而且拼命强调“使命召唤”的不可替代性:“‘使命召唤’几乎是过去10年间每年里最畅销的游戏,如果只看FPS类型的话,是无可置疑的最畅销游戏。即使是口碑一般的《使命召唤:先锋》,也是2021年卖得最好的游戏之一。”
索尼还认为,不能说“战地”这样的游戏可以跟“使命召唤”相提并论。“‘使命召唤’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粉丝量分别是2400万和1200万,‘战地’则是700万和200万,玩‘使命召唤’的玩家,他们不太可能换另一个游戏玩,不光是手感不同,你还需要跟朋友一起玩。”
对此,Xbox的老板菲尔·斯宾塞接受采访时称,微软提供了一份书面协议,以保证“使命召唤”在未来的几年内将继续留在PS平台上。
关于这份协议,吉姆·莱恩在9月表示,微软只提出在动视和索尼之间的当前协议结束后,“使命召唤”在PS继续上保留3年。“这个系列在PS平台有将近20年的历史,微软提供的提议在很多层面不够充分,也没有考虑到对我们平台玩家的影响。我们希望保证PS游戏玩家继续拥有最好的‘使命召唤’体验,而微软的提议破坏了这一原则。”
吉姆·莱恩还说:“我本来不打算公开谈论这种私下的商业探讨,但菲尔·斯宾塞在社交媒体上说了,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事实。”
菲尔·斯宾塞发推特的时候可能也没想太多
不管你相信哪个版本,反正也就是“未来几年”,再远一点,PS上有没有“使命召唤”,微软可不保证了,听起来还是有点担心,但你能让微软怎么样,好像也不能让它保证“使命召唤”必须一直出下去,还必须登陆PS吧。
坦白说,至少在我们国内,吉姆·莱恩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些玩家把PS5暂时的失败——或者说停滞不前,归功于这位来自西方的CEO。
不管索尼互动娱乐最近的一些决策是否跟他有关,但公司的很多项目的确做砸了。或者说也不算砸,但给人观感很不好。比方说PlayStation Plus订阅制服务,触乐在它上线的第一天也发表了批评。
先不说订阅内容是不是比微软少,光是升级会员不能一个月一个月结算、必须按会员剩余时长一次性升级,就已经值得被玩家批评了。
8月,微软向巴西的监管机构提交了一份文件,主要内容是反驳索尼提出的各类反对收购的建议。你知道,在长久的竞争中,索尼一直把XGP当成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虽然到现在没人知道XGP究竟可不可以赚钱,但我们能看出来索尼有点害怕这个,无论是我们最终进化到订阅时代,还是XGP可能要独占“使命召唤”,对索尼的战略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吉姆·莱恩最近日子不太好
在这份文件里,微软提到索尼曾经“支付了一些钱,以阻止某些游戏登陆XGP”。当然这里并不一定指索尼针对XGP做了什么事,也有可能是给某些游戏花钱让它独占PlayStation Plus。
同时,文件中还有来自微软的小建议:“索尼可以在第一方游戏的首发日让它们登陆PlayStation Plus,从而进一步利用其高质量的游戏。这样的策略可能能够迅速加速服务用户群的增长,作为对XGP(或任何其他服务)竞争压力的回应。不过,索尼并没有这么做。”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这次不是菲尔·斯宾塞了,是他的老大——最近接受采访时聊到了对动视暴雪的收购案,他说:“任何这种规模的收购都会经历审查,我们会被允许通过的。”
“我们的目标是为所有平台上的更多游戏玩家带来更多的游戏,为世界各地的发行商和开发者提供更多选择。”萨提亚·纳德拉说,“我们对内容、云游戏和社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推动这一选择和机会。”
低调的微软CEO
关于索尼认为,微软收购完成之后会造成垄断,微软CEO说:“微软是游戏行业的第4名或第5名,第一游戏公司是索尼。”
索尼方面暂时还没有宣布微软是第一游戏公司。
到现在,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案可能只走完了一个半场,但观众们也有点疲劳了。经历了长久的相互攻击和互喷怪话之后,我更希望索尼、微软和世界各地的监管部门能在下半场给我们带来点实质性的东西。目前,还只有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批准了此次交易,其他地方的调查还在进行。9月初,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结束了对收购案的第一阶段调查,但并未直接通过,而是开启了第二阶段,继续调查。欧盟委员会也宣布将在11月8日前结束第一阶段调查,届时再判定转为第二阶段,还是最终批准交易。
除了看怪话和关心什么时候能在XGP里玩到《暗黑破坏神4》,我们也很乐意继续关注这起收购案本身——也许精彩的故事远未结束。
本文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