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已经在国外和国内的北京、上海上映,内容是,来自得克萨斯州的19岁男孩比利?林恩参军并到伊拉克参战,因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成为美国英雄,后被召唤回国,参加一场关于感恩节的橄榄球公开赛。在中场表演的时候,他突然开始回忆战争以及回归的种种故事。
影片上演后,海外的评论毁誉参半,国内则好评多于差评,认为即便不从技术考虑,这部影片也是值得一看的好影片(从政治正确和艺术角度)。如果再从技术来看,更值得体验一把。因为,这是一部升级的数字电影,体现为4k、3D、120帧,从过去无声电影的16帧,到传统电影的24帧,再到3D电影的60帧,现在扩增到了120帧。
人对世界的感知80%来自视觉,电影更主要是由人的视觉来感知和认知,并通过观看电影来体验和认知现实世界。人们在观看电影以及观察世事时,无法脱离人眼的生理特点。与观看电影密切相关的两个视觉特点是融合现象(又称视觉暂留)和双眼视觉,电影的发明和发展就建立在视觉暂留基础上。
视觉暂留是指影像在人眼视网膜上持续约十分之一秒(0.1秒)后才会完全消失,如果把一幅图像制作成每秒有10幅来呈现,在人的视觉中就是动态的(运动的),10-16帧则是慢速(慢动作),而24帧是常速(符合人们在现实中观察物体运动的常态速度),所以成为传统电影所保留的帧幅。
无论是电影还是视频,一般都拍成24帧,或者直接用24帧拍摄,或者用高帧设备拍好后再降低帧辐放映,都可以达到或模仿电影的感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是高帧电影(以120帧放映),它尝试带给观众一种全新体验,让观看者以为影幕中的所有影像都和现实一样真实,而且可以是越现实的真实,既让观影者身临其境,又不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因而感觉更舒适,成为对视觉盛宴的享受。
以120帧放映的电影实际上尝试要解决的是画面的卡顿、闪烁和虚影,让画面更为流畅、稳定、明亮和清晰。其原理就在于,帧幅较多,则能在视网膜上持续的时间较长,大脑视觉中枢的感觉就更为流畅(不卡顿),不闪烁。同样,以高帧幅来观看高速运动,也可以看得更清楚。
但是,人的视觉感觉并非是帧幅越多越好,因为帧幅超过人的视觉中枢所能感知的频率(速度)后,也会看不清画面,会产生影像模糊,甚至出现“灰视”(眼睛看不清)。这样的体验同样让人痛苦不堪。那么,到底电影画面的帧幅是多少才会让人既感到清晰和舒适呢,以120帧放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是在探索这个问题。
这种探索在3D电影中已经产生了。3D电影是利用的是人的双眼视觉原理。人看到的景物是立体(三维)的原因在于,人的双眼可以各自独立看东西,但是左右两眼有间距,造成两眼的视角有些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会让两眼看到景物有一点点位移。左眼与右眼图像的差异称为视差,但人的大脑视觉中枢能巧妙地将两眼的获得的图像融合,产生出有空间感的立体视觉。
3D电影要让人看到立体的影像,必须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使两幅画面产生一定差距,以模拟人眼实际观看时的情况。戴上VR眼镜(系统)后,人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图像是分别产生的,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奇数帧图像,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偶数帧图像,奇、偶帧图像之间的不同也就是视差,由此产生了立体感。
但是,3D电影带来的麻烦是,奇、偶帧图像交替出现让图像产生了奇怪的虚影,甚至让一些人头晕目眩,用户体验并不美妙。于是,在技术上便尝试用增加画面帧幅的方法来改善视觉效果,把传统的24帧改为60帧,有效避免了虚影和卡顿。
现在,据先睹为快者称,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仅超级流畅、清晰,而且连字符、子弹、烟花都可以全部飞出屏幕,让人身临战场,感同身受,同时,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雀斑、毳毛、毛孔、眼泪、眼角笑意等微表情也清晰放大,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让观众感觉比现实还真实,甚至是在用显微镜看人看物看世事。
事实上是否如此,当然需要你自己看完后才能评价。但是,对于这种高帧电影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也有人在进行釜底抽薪的否定。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用实验方法得出似动现象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当视网膜受到两个物体的视觉刺激后,会引起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两个兴奋回路之间发生融合,形成短路,因而让视觉中枢得出物体运动的印象。因此,影像的运动可能并非人的视觉暂留造成的,而是似动现象造成的。
这对于电影理论和实践依赖的视觉暂留理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是实际上是否受到了冲击,还有待观察。由于被视为电影技术里程碑式的改进,确实值得观看和体验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