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造成的停滞期催生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多种意见相持难下、出租车行业改革和专车新政迟迟无果的漫长等待期内,海博出租得啖头汤,以500辆获批“网约车”加入滴滴专车,吸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滴滴-海博”模式是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类似于“平台+精品店”的天猫模式:滴滴可比之于当年大力招商的天猫,海博则可比之于有相当渠道和运营能力的天猫店铺。而专车暂时无合法地位的现实则是让两者走到一起的催化剂。
根据媒体披露信息来看,在“滴滴-海博”模式下,出租车公司提供车辆、网约车牌照和司机,滴滴提供流量、派单、支付等基础设施服务。不同于传统出租车管理中的“承包制+份子钱”方式,出租公司网约车招聘专职司机提供专车服务,与平台为雇佣关系,不需要缴纳“份子钱”,每月只需向出租车公司上交少量的管理费。滴滴则根据海博网约车司机服务星级、用户评价、流水等综合因素决定分成比例,将报酬划转给出租车公司。
对多数吃惯了垄断利润、亏损时又能向财政伸手要钱的出租车公司来说,海博出租是一个行业升级典范。借助这次合作,一方面,出租车公司免费取得了巨大的流量入口,摆脱了数十年来在出租车定价方面受到的束缚,曲线实现市场化;另一方面,司机提升服务水准、多挣钱的干劲也更足了。另外,在大数据等多个层面建立起的合作关系,也为出租车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海博-滴滴”模式事实上给出租车公司带来了一个重大机遇。就像当年天猫招商一样,出租车公司切勿错失良机,及时抢占风口、建立品牌成为赢得未来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出租车行业在近三年所发生的许多变化都和滴滴分不开。在这个过程中,滴滴改变出租车行业的愿景和能力值得尊敬。滴滴出行最初以出租车起家,一直持续不断的推动出租车行业效率的提升、信息的透明、服务体验的改善、司机收入的提高。
此前,通过出租车司机自发安装使用的方式,滴滴就曾给出租车行业带去了效率提升,让出租车有了更低的空驶率、出租车司机有了更少的工作时间。根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去年发布的《打车软件经济与社会影响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在安装了滴滴软件后,90.3%的司机认为降低了空驶率,其中41.2%的司机认为每月空驶率下降10-30%,3.9%的司机认为每月空驶率下降30%以上。
另外,滴滴还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乘客为司机们优质出行服务付费的功能——出租车司机“感谢费”。当行程结束后,若乘客对司机的服务感到满意或认可,即可在线上支付车费的时候额外支付感谢费,表达自己对司机服务的感谢与鼓励。这一举措既增加了司机收入,对改善全行业的服务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在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滴滴还多次推出针对的士司机的免费体检、关爱出租车司机子女教育的活动。例如,2015年9月,滴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全国26座城市推出了“9.21滴士节”活动,联合全国各地商家为司机师傅们提供价值近400万的体检、加油卡等礼品,并与10万名司机师傅们一起联欢庆祝;2016年1月,滴滴与国内领先的教育品牌“好未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投入数千万资源启动“出租车司机子女公益助学计划”,免费为出租车司机子女提供长达半年的专业网络教育辅导课程。
可以料到,滴滴还将持续不断的对出租车行业加以改变,未来的出租车一定会更高效、更安全、更人性、更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