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打车软件大战或将迎来变局。
这个变局就是,快的打车上周首次披露,在大规模烧钱之后已开始每月稍有营收。而有线人爆料称,嘀嘀打车过于依赖微信,订单导流占到70%以上。同时,每月几个亿的烧钱补贴大家都不想再玩了,停战已箭在弦上。
这一场“双马千亿对决”(扫最下方二维码查看该系列1234)的局部代理人战争,即将迎来最高潮。
【快的宣布开始“挣钱”】
4月2日,快的打车对外披露第一季度经营情况,除了核心业务数据之外,快的打车首次公开已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这一消息,恐将成为打车软件停止补贴的前奏。
先来看看具体数据:
业务规模:截止3月31日,快的日订单数超过623万单(嘀嘀是521万单),较上一季度增长20.7倍。第一季度,司机通过快的收取车费总流水超过47.3亿元人民币,其中不包括支付宝扫码支付。
覆盖城市:城市覆盖数增至261个(嘀嘀是178个),较上一季度增长6.5倍。3月31日正式进入国内最后一个省会城市拉萨,并进驻专人开通服务站,至此快的服务站已覆盖全国。此前快的打车已低调试水香港,为国际化探路。
营收和商业模式:快的首次对外宣布,经过一年零八个月,创业团队已探索出除广告以外、更多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包括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等。目前快的的月度营收接近1000万元人民币(嘀嘀这方面暂无进展)。
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艾瑞MTU跟踪的数据则显示,国内打车市场中,用户使用快的打车的总有效次数占比,已经从今年1月份的58.72%升至2月份的60.87%。
快的官方对外表示,“业务覆盖规模、用户活跃度和商业模式,是衡量打车软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要指标。这三个关键指标,我们已在行业内领先。”
看起来理由挺充分,但为什么快的未公布用户数?其实很简单,对中国移动互联网产品来说,用户数是可以刷出来的。尤其是今年“315晚会”对大唐神器的报道,让许多人震惊,注册用户数已无多大意义。现在,日活跃用户数的重要性,远远超过APP的用户数。
【线人称“嘀嘀太依赖微信”】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快的晒出数据,可能意味着打车大战要结束了?
“晒数据”,是中国互联网公关的终极大杀器。2011年,团购业个个自称领先、不怕烧钱,美团网CEO王兴就晒了一把账上现金余额,其它对手无人敢跟进,于是就偃旗息鼓了。
在快的公布第一季度成绩之后,阿里资本董事总经理谢世煌公开站台,“将与其他投资方一起,进一步帮助快的扩大市场领先优势。”
要知道,快的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嘀嘀的背后是腾讯。打车软件之战幕后,就是阿里巴巴、腾讯两大中国互联网超级垄断集团的狂野战争。这是两个千亿美金公司之间,对移动支付的长期血战缠斗。
就在一个月前轰动全国的“打车软件竞价排名”大战中,因为有“微信游戏道具”的加持,从公关声势来看,嘀嘀看起来还是领先的。怎么突然就逆转了?
一位线人爆料称,“嘀嘀打车的成功订单中,微信导过来的量至少占到70%以上。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一旦微信在移动支付上找到更好的推广方式,那就不会带嘀嘀玩儿了。你想想,整个团队都要靠微信脸色吃饭,还如何保持创新活力?”
对于快的打车而言,对第三方渠道的依赖就没那么强了。快的打车正在试图建设一个完善的用户成长体系。譬如,用户打车后的积分可以换到各类服务的代金券、优惠券,这对增加用户粘性有很好的帮助。
果真如线人所言,入口太强反而助长依赖性?这可真是“万万没想到”。
【现金补贴即将停止】
还有一个重要信号,打车软件现金补贴不会太长久。
据悉,即便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土豪,也觉得每月数亿真金白银的烧钱,“实在太狠了”。同时,双方的PK,直接造成不会用打车软件的弱势群体叫不到车,也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对大公司品牌也是一个损伤。
之前,马云已经放风“要考虑老人打不到车”,而嘀嘀打车也早就从补贴10元降为了3元。据悉,双方高层已有默契,预计两家都会马上停止补贴,而且很可能就在这个月!
其实,真相是两家用户圈得差不多了!双方竞相补贴时,理论上,消费者完全可以同时使用嘀嘀、快的同时打车,并且白赚钱。正当网民们津津乐道“必须宰这俩冤大头—我如何免费打车还挣了20块”时,马云、马化腾正在丛中笑。
因为,这就是人家想要的!电子商务早就是30多块买一个用户了,手机客户端(APP)现在也是10-15元买一个安装用户,20元买一个移动支付的活跃用户贵吗?不贵,对商业来说,时间和机会成本才最贵!
正所谓,穷人不懂富人的思维。等市场份额决出一个你死我活之后,如此数十亿的不计成本烧钱肯定会结束。只不过到那时,大家都已经形成了用手机软件打车、付钱的习惯。
自古以来,买的没有卖的精。当然,作为普通用户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
结束语:
打车软件正在成功“沉淀”用户。从乘客角度说,它是“一对多”,即一个乘客对多个司机,通过互联网广播,打车信息瞬间传播到多个司机手里,这加大了成功打车几率。另一方面乘客“不带现金打车”、“预约打车”也成为现实,这大大方便了市民。
因此,打车软件实质上是一个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其庞大的用户群未来可能在移动支付、网购方面带来不错的变现可能,这才是双方所看重的。坦率说,即便快的在覆盖面积、订单数和收入上领先,即便大家都终止补贴,双方也是一场漫长的鏖战,这是一场入口之战。
所以,战斗还将持续。直至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规律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