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券:团购行业的典型死亡
记者/杨光
团购这种互联网产业形态,自诞生之出就带有很大的荒诞的性质。团购网站自称是电子商务或本地化生活服务供应商的一种形式,但在产品和用户上与电子商务的基本趋势相悖。一方面,团购网站的产品来自于其它供应商的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团购网站的增加用户粘度的核心力量只有价格。在产品不可控和用户不可控的前提下,团购只是一个中间商,而这种脆弱的商业结构不仅不可能长久,而且随时可能因为供应商和用户方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团购网站带来巨大的风险。
随着24券CEO杜一楠以极端的方式对投资方大股东马来西亚成功集团进行“自杀式”逼宫,管理层联合宣布,24券于10月20日暂停运营。看似是“暂停运营”,其实杜一楠的逼宫,对24券来说,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网上舆论一片,“休克”、“假死”等言论充斥其间,大多明里暗里同情杜一楠者居多,人们同情弱者,大多时候,会因为同情而忘记了事件的本质。
对于24券这样的早就退出团购第一梯队的企业来说,赢利早就成了奢望,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死法,一个正常不过的典型死亡方式。
杜一楠及其管理团队与大股东成功集团的纠结看似迷雾重重,其相互攻击早有时日,然而这对于24券而言,其实都不重要,即使是两家和好如初,24券的前途又会怎样呢,一个“待嫁的穷姑娘”,是死是活,命运都不在自己手中。
团购这种互联网产业形态,自诞生之出就带有很大的荒诞的性质。团购网站自称是电子商务或本地化生活服务供应商的一种形式,但在产品和用户上与电子商务的基本趋势相悖。一方面,团购网站的产品来自于其它供应商的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团购网站的增加用户粘度的核心力量只有价格。在产品不可控和用户不可控的前提下,团购只是一个中间商,而这种脆弱的商业结构不仅不可能长久,而且随时可能因为供应商和用户方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团购网站带来巨大的风险。从其在商业行为所承担的作用来看,与其说团购网站是一种电子商业模式,倒不如说团购更像是一个类广告平台,或者更象“天兰尾货市场”一样,他们把商家的打折和处理商品通过打包的方式介绍给那些对价格相对敏感的用户,而自己从中收到相应的佣金。
团购网站在商业行为中脆弱的地位在团购兴起之时,被创业者有意的忽略了。他们通过各种包装吸引投资入场,并迅速催熟了这一产业形态。而后来的日子,由于来自资本方的压力,团购网站不顾自身死活,挣一个钱花八个,看似行业规模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然而亏损也随之扩大。一个被迅速催熟的产业,也迅速地未老先衰。在赢利没有希望之时,资本退场也就成了自然之事。至于消费者,看看身边,又有谁还在团购呢?杜一楠们,你们看此事又能如何?
一个天生就存在巨大缺陷的产业形态,以何种方式去死,都是一种自然死亡。
24券CEO杜一楠
自2012年开始,就已经再没有新的资本入场,这个世界,谁会比谁更傻呢?杜一楠们报怨,投资方面未能如约注入资本,导致经营难以为继。
果真如此吗?换一下位置,如果杜一楠们花的是自己的钱,看烧钱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赢利连希望都没有了,你们还会把钱继续在这个无底洞里扔下去?
对于团购而言,佣金不足以支撑企业运营,转型又没有出路,这种产业形式存在的合理性本来就值得重新考量。然而今天的团购行业,不管是投资商还是创业管理团队,无法改变商业形态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重新包装预谋等待新资本入场或被其它企业收购,以希望自己解套。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呢?是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傻,把自己的无能或者说错误,像当初包装吸引第一轮资本入场时一样,比比谁比自己还更傻?
2012年年初,笔者和胡琛进行过一场很有趣的讨论,当时胡琛先生把团购网站的资金链做了个很有意思的公式,“N+1>3”,其中“N”代表融资额,“1”代表团购营收,右边的“3”则代表三部分主要成本,即人员和运营成本,给商户的分成以及广告推广费用。这个公式基本上代表了至少中国团购业的现状,其实从这个公式里,融资额不再增加时,随着规模的增加,团购营收永远会少于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之和,简单一些说,团购网站的赢利基本上就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在互联网行业,投资方看错眼是正常的事,但千万不要因此把投资方当傻瓜;同样,投资方如果觉得赢利无望或解套无门时,也用不着拿管理团队撒气,因为当初给人家钱时,没有人拿枪逼着你拿钱,追求高额的投资回报的同时,还要面对自己赔个干净的风险。
对于团购而言,杜一楠们自己都没有可能带领企业走到盈亏平衡之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别人来收购。
如此说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赢利连幻想都枯竭时,死亡也许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