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技术 >> 网吧软件 >> 正文

行程受阻的Go公司:笔输入先驱遭微软“封杀”

2011-9-16不详佚名

底牌亮给微软看

1989年,卡普兰见到了盖茨,谈及了自己公司的蓝图,希望微软投资。听完卡普兰的陈述,盖茨表示微软公司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与Go公司合作,要么等它成功了后再拼命追赶。

不过盖茨不打算投资Go公司,但他表示要和卡普兰合作。他让公司软件项目组的杰夫·莱克斯与卡普兰联系,杰夫·莱克斯召集研发人员评估为Go公司产品开发应用软件的可能性。卡普兰后来在他的书《Start up》中这样描述:“我们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他要提供人力研究我们的技术并且评估微软的机会,我们要给他们培训并且提供技术支持。文件写道:"各方同意以推进这个联合项目的目的使用对方的机密信息。参与联合设计和实施工作的微软和Go公司的工作人员不能代表自己公司,从对方拥有的商业秘密中谋取利益或占有之。"

当时,Go公司的笔输入操作系统与微软的操作系统项目组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但微软的应用软件研发项目组希望为Go公司开发产品。卡普兰担心会产生泄密问题。

莱克斯向卡普兰重申了微软内部的技术防火墙政策,即微软内部不同的研发小组在为合作伙伴开发应用软件时,会彼此进行严格的隔离保密,譬如,微软曾经同时为处于竞争状态的苹果和IBM开发应用软件,分别由不同的小组完成,二者之间绝不通气。

随后,微软派出自己的工程师参与到Go公司的项目中,这位工程师深入Go公司,详细地记录了一切。不久,Go公司派出一位主管为微软应用软件部门开了一个基本情况介绍会。这位主管在会上闻到了一丝不祥的味道,他回来告诉卡普兰:“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攻击我,向我解释我们为什么必须使用Windows(操作笔输入电脑)。”微软还暗示如果Go公司不用Windows,微软可能会自己开发笔输入及手写技术。

在后来任微软笔输入项目主管的马林·埃勒看来:“Go打算从零开始发展他们的软件,这意味着它不能与包括Windows应用软件在内的市场上原有的任何软件兼容。让微软为一个还没有操作系统的硬件开发新版的Word 和Excel,这种想法是荒谬的。”

双方不欢而散。但是微软摸清了Go公司的底牌,起初微软将Go看做一个可以成为合作伙伴的硬件公司,但了解到其在操作系统上重起炉灶的决心后,立刻将Go公司列入“格杀勿论”的名单中。因为对于微软来说,操作系统是别的厂商不能动的禁脔,这是它的核心资产,是微软起家和生存之本。而且Go公司见人就说它的手写输入操作系统灵巧、新颖,可以取代微软的Windows,这让微软很恼火。

当时包括IBM、英特尔、AT&T等大佬纷纷对Go公司投去青睐目光,将其视为明日之星,这让微软更为不爽。1990年2月,微软成立笔输入及手写技术研发小组,由马林·埃勒负责,目标直指Go公司。

盖茨也亲自参与这场战役,多年后一封据称是盖茨发送给英特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格鲁夫的信件被作为呈堂证供。当时英特尔公司准备投资Go公司,盖茨在信中说,他认为英特尔对Go的投资是对微软不利的,他要求格鲁夫不要对Go进行投资。结果英特尔公司此后就放弃了在Go公司中投资的计划。

六周内的复制

“当微软的战车已经轰隆隆地驶向Go的时候,Go还毫不察觉。”曾任微软笔输入项目主管的马林·埃勒这样回忆。

1991年1月,Go花费上百万美元,在波士顿准备笔输入操作系统及手写输入板发布晚会。

微软准备派员“潜伏”进晚会探营,由于Go此次发布会邀请的对象是波士顿电脑用户协会的成员,微软的职员温克·索恩于晚会举办前一天以某种名义加入了该协会,取得了入场券。

在绚丽的舞台上,满脸喜悦的卡普兰演示了Go的新系统,当电脑识别出其手写内容时,现场沸腾了,观众的欢呼声几乎把会场屋顶掀掉。有一个人没有投入到这欢乐的海洋中,这就是微软的温克·索恩,他提心吊胆地在隐蔽处用自己的手提摄像机录下了整个演示会的内容。

晚会结束时,观众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温克·索恩也舒了一口气,任务完成了。他第二天就飞回微软总部复命,微软笔输入及手写技术研发小组迅速组织起来,像看NBA篮球赛那样,聚在会议室里观摩这场演示会。

虽然影像质量不佳,但所有观看者都一丝不苟,甚至有一种亲临现场的紧张感。当播到电脑识别出卡普兰手绘的圆圈时,包括项目主管马林·埃勒在内的项目组成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Go公司在手写技术上显然取得了重大突破。

不过,这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仅仅六周后,微软举办了自己的笔输入及手写技术发布会,其演示的技术与此前Go公司发布会的内容很相像。这让Go公司的卡普兰非常恼火,他当时不知道几周前微软的秘密拍摄举动,他认为是两年前在那次合作中微软员工深入Go窃取了他们的技术资料。

微软该项目主管马林·埃勒后来解释说:“诀窍在于我们有灵活的体系和高效率的研发团队,还有一个比起Go要根深叶茂的操作系统。但关键是,我们只是把他们所做的一切在我们的屏幕上演示出来。这跟切实可行的编程不一样,演示只是想告诉人们我们能够做什么,他们的演示也是这样。但他们的演示告诉了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则在最短的时间把它复制出来了。”

微软的动作迅速传递给市场这样一个信息:他们用不着从头接受像Go这样新的系统,微软能在原有的体系上拓展这项功能。一些原准备投资Go的风险资本及准备采用其技术的合作伙伴随即作鸟兽散,但有两家公司仍准备支持Go,一家是康柏,一家是IBM。

微软开始进行最后的攻坚,它对康柏表示,如果想继续得到微软公司软件的“优惠”价格,就必须远离Go公司!康柏公司最后屈服了。

IBM则不吃它这一套,微软也不敢对IBM挥舞大棒。不过微软派员反复劝说IBM不要选错技术路线,最后起了效果:IBM决定不再支持Go,但它也没打算支持微软,它准备自己在自己研发的OS/2操作系统中增加这项新功能,IBM的OS/2后来也失败了,此为后话。

微软该项目主管马林·埃勒后来回忆,微软启动这个项目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对Go“迎头痛击”,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阻止Go在市场上崛起,避免其打碎微软操作系统这个金饭碗,“我们不是在试图销售软件,我们是在阻止其他人销售软件”,“我们打败了Go。他们花了7500万美元打造的市场,却被我们用400万美元击垮了。他们是失败者,这个公司已经死了”。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