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大家总想搞点大新闻。2015年年末的这条大新闻则落到了苹果和特斯拉身上。
2015年的最后两天,国内多家网站引援一个名为互透社的新闻报道:称“美国苹果(Apple)公司今天对外发布公告,公司将以10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著名汽车品牌特斯拉。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今日在美国旧金山接受电话采访时确认,两家公司已在前一天达成上述收购协议。之所以选择苹果,一方面是因为双方战略定位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苹果CEO库克先生答应送我全套纯金定制苹果产品,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
国内网站对此消息的纷纷报道使得一向高冷的苹果官方不得不亲自出面辟谣。苹果官方于12月31日回应国内媒体称:“此为谣传,与之前出现过的假消息一模一样”。所谓1000亿美元收购特斯拉的说法根本就是胡扯,苹果收购特斯拉是强拉红线,乱点鸳鸯谱。
对此新闻,其实无需苹果官方回应,用点智商稍加分析,也会发现这条消息的不靠谱指数简直爆表。
试想一下:埃隆·马斯克会因为库克答应赠送其一套纯金定制苹果产品而惊喜到放弃特斯拉吗?再者借助一下度娘,你也会发现这条新闻的确如是苹果所言”与以前出现过的假消息一模一样“,是在反复的炒冷饭。
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稍加用心就可甄别的假消息,为何还能在一年之内反复钻出,引得媒体纷纷报道?其中原因何在?值得思考。
首先在于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和消息的未证伪性是此类假消息滋生的温床。
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放眼全球,曾经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合并都已经发生,而回归国内,今年的四大合并案例则再次向我们证明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并且在苹果或者特斯拉亲自否认之前,任何消息都是未证伪的,未证伪性也就造就了谁也无法断定他的不存在。更何况,企业出尔反尔更是司空见惯。这构成了谣言滋生的温床。
其次在于部分媒体网站过分追求流量、点击量的错误价值导向。
对于媒体网站而言,衡量他们的指标是IP(流量)、PV(点击量)、UV(访问某个站点或点击某条新闻的不同IP地址的人数)和PR值(网页的级别技术),而其中IP和PV值则更是衡量的重中之重。对此的解决方案式部分网站将发力点放在了生产优质内容和做态度新闻,但更多的网站则是对信息的随意抓取以增加新闻量和对信息炒作来夺人眼球,以求迎合当下用户口味。
在科技行业,领先者与没落者的资讯对用户有着天然是吸引力,他们的任何蛛丝马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广泛的传播与讨论。
此次苹果收购特斯拉的这则假消息则更是如此:主角是光环加身的苹果、特斯拉这样全民高度关注的明星公司;而1000亿美元的大手笔收购也是轻松刷新戴尔670亿美元收购EMC的科技收购案记录。更何况仅是苹果、特斯拉、1000亿美金这三者任出其一就足以吸引众人点击一探究竟。而三者结合还辅以收购消息将会带来何种骚动?可想而知。而骚动带来的就是用户访问量和流量的涌入,而这对那些于苦于流量和点击量的网站而言,无疑是一次天降良机。
并且如前所述,基于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和消息的未证伪性,让这种消息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万一这传言在最后成真了呢,到时候带来的就是首发网站在行业站地位身份蹭蹭蹭的上涨。正是这种过分追求流量、点击量的错误价值导向,才让假新闻能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并且当前假新闻追责制度的并不完善,更是让这些网站对于假新闻的传播变得肆无忌惮。
最后的核心原因在于外界对苹果公司创新放缓、新品表现不力、进军新兴领域动作迟缓或受阻的焦虑以及希望苹果强者恒强的美好愿望。
其实这并不是苹果第一次被人强牵红线,乱点鸳鸯谱。在特斯拉之外,诸如诺基亚、GoPro、Adobe等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苹果的收购绯闻对象。
虽然前面的两大原因为这些假新闻大行其道提供了外在助力,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外界对于苹果公司创新放缓、新品表现不力、进军新兴领域动作迟缓或受阻的焦虑和希望苹果强者恒强的美好愿望。
众所周知,随着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的热销,这些年来的苹果一直被创新光环加身。但是随着乔布斯的仙逝和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苹果公司的创新能力一直饱受质疑,其电子消费产品也似乎开始临近发展天花板。
当下的苹果仍旧是当前科技行业中笑傲江湖的王者,其财报次次靓丽;但其也是尖刀上的舞者,旗下产品中iPad销量黯淡,Mac份额不足,Apple Watch前景不明。iphone成为了苹果最为核心的产品线。
但苹果当下极度依赖的iPhone产品线新品iPhone 6s的市场表现似乎并不如意。相关报道指出:苹果主要代工厂的富士康工厂可能会让员工提前休假。而在过去几周,华尔街多个机构也纷纷预测2016年iPhone销售表现将十分黯淡,他们的普遍看法是:iPhone销售增长将出现疲态,远不如2015年的表现强劲。摩根士丹利更预计苹果2016财年的iPhone销量将下滑6%左右,并表示这将是自2007年iPhone问世以来首次出现销售回落。正是基于对苹果当前核心增长极iphone未来市场表现的担忧,苹果股价今年下跌约2.5%,过去六个月下跌超过10%。
iphone这一核心业务未来的增速放缓,让人们开始思为考苹果的下一个增长极在哪里?环顾四周,人们将目光纷投向了电动汽车、无人驾驶、VR/AR当下这些能够给人尖叫,引发想象的新兴行业。但在这些带给我们惊喜的新兴领域中,苹果可谓是动作迟缓,2015年并没有看到苹果的身影。反而是苹果的竞争对手谷歌、微软们在大展拳脚,引人尖叫。
苹果在新兴领域的动作迟缓与我们所期待的苹果在所有领域强者恒强无疑是背道而驰的。人们开始焦虑那个最具创新性的苹果是否会错失新兴领域的机会,在下一波大变革中掉队而最终被市场淘汰。
也正是基于这种焦虑,一出出强牵红线、乱点鸳鸯谱的戏码也就上演了。也就让我们看到了苹果在某一领域进军迟缓,焦虑者就为建苹果列出一个收购清单,让苹果按单收购,然后达成苹果成为这一领域领先者的美好愿望。
诸如苹果进军企业级市场面临专业级应用不足的困境,就会出现苹果欲求收购 Adobe 这类专业级公司来颠覆局面;苹果意图进军电动汽车行业,但产品不露庐山真面,动作迟缓,于是焦虑者就为苹果指点,让其干脆直接买下当前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以此获取市场优势。而回顾此前,在苹果地图表现欠佳时,焦虑者则是建议其收购诺基亚Here地图以改变局面。
焦虑者为苹果出谋划策的收购,粗看之下的确能够让苹果补足短板,快速进入相关市场并且占据市场高地,并且与苹果的市场动向有着一定的一致性;而苹果手中高达2000亿美元的巨额现金储备,更为这些收购提供了强力的资金保障,这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但是放在真实的市场,远不是”身高不够,发型来凑,创新不足,寄于收购“这样简单的买买买就能解决的,并不是所有的收购都能产生完美的化学反应,收购失败反受其乱的案例比比皆是。
结语:
可以看出,假消息一次次的死而复活,广泛传播,既有假消息的本身属性,也有传播渠道的不负责任,但核心原因则是被谣传者的自身需要。
在苹果的例子里我们看到:这些假消息的频频传出,其实折射出的是市场对苹果当下动作迟缓的担忧和以期苹果未来能够强者恒强的美好愿望。愿望虽好,但市场无情,苹果能否强者恒强,关键还是在于自身能否在新兴领域后来居上,改写历史。最后,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这类假消息能够越来越少,从源头断绝。
【钛媒体作者:邻章;微信号:ZLxgic】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欢迎访问最专业的无盘论坛,网吧论坛http://bbs.txwb.com |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 下载天下网吧APP,交流讨论
本文来源:钛媒体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