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谓“TD式创新”的话题持续发酵,阚老师甚至撰写文章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各路神仙不断出来抛出各自的观点。在各界纷纷讨论TD-LTE运营一周年之际,TD-SCDMA的这场论战显得格外刺眼。
前一阵子看着大家争得不可开交,我说要算账恐怕谁也算不清楚,因此一直不想为此颇费口舌,但看到大家仍然喋喋不休,甚至矛头指向人身攻击等等,实在看不下去了,也说说我个人的浅显看法,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到后续发展上,而不是纠结于过去。
我个人认为,看TD-SCDMA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可以从技术层面、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进行简要分析。因为前面多人都是动辄数万字,所以本文仅仅是简单描述,不深入探讨。
从技术层面讲,3G TDD制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几乎所有参与移动通信发展的公司都有过研究,最终取舍是由哪种技术的成熟度和商业利益最大化决定的,这里面有传承也有站队也有政治的因素。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过去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积累的国家而言,从TDD入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这个技术是和西门子的商业合作而来,还是后续加入了一些自有技术并把他包装成自己的东西也好,能够最终成为全球认可的国际标准之一,并初步具有商业化能力,本身就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这也间接推动TDD LTE的进一步发酵。
至于说这个技术能否和WCDMA及CDMA2000竞争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后续的产业化能力。
那么,从产业化层面讲,传统欧美主流设备商和运营商经过几年较量,已经达成了WCDMA和CDMA2000的发展路线,在TD-SCDMA上的投入自然就很少,因此,TD-SCDMA后续产业化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中国企业的身上。
当然,有些外资公司还是没有完全放弃这个技术,毕竟当时中国政府还是很支持这个技术的发展的,因此很多外资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的间接合作,也进行TD-SCDMA的一些产业化工作,尤其在芯片层面,也包括诸如鼎桥这样的合伙公司模式。
但整体而言,这些公司的实力和投入都是不够的。至于说华为和中兴,当时已经清楚的知道跟着国际主流走是一项事倍功半的发展道路,两家公司从2G的跟随者开始步入3G的参与者角色,这个时候紧跟WCDMA和CDMA2000更能缩短和爱立信等老大的距离,早期在TD-SCDMA产业化过程中并不积极,因此,最终挑大梁的就是政府研究机构转向的大唐了。
但对于大唐而言,这么点投入,包括自身的积累和产业化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完成TD-SCDMA产业化的。
后续的事情大家也清楚了,政府的决心日渐明确,因此在信产部的推动下,让大唐释放相关专利,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加速产业化进程。
这个过程事实上和当年04机商业化过程十分相似,巨大中华的发展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TD-SCDMA显然要比04机复杂的多,是需要端到端产业化才能进行商用的。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整个国产系推动TD-SCDMA产业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短板就是芯片,然后就是终端。至于系统设备,在华为、中兴及大唐、上贝等的参与下其实并不差,但芯片层面就要差多了,从而也导致终端表现非常的差。
当初我曾断言,所有国内或者合资来单纯做TD-SCDMA芯片的企业(如重邮信科),无论TD-SCDMA最终是成还是败都终将死亡,因为芯片这东西当初看的很清楚,你必须前有积累后又储备,说俗点就是前有2G后有4G,唯有此才能长远发展,尤其是芯片领域需要长期积累,大规模投资,而当时做TD-SCDMA芯片的企业没有任何一家具备这个能力。
最终的问题就是TD-SCDMA早期并不具备大规模商用化的端到端产业化能力,尤其是在芯片和终端层面,当然系统层面也有很多问题,毕竟和WCDMA及CDMA2000相比,商用网络部署越多,纠错的过程就越快,而TD-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