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行业掀起了一股“瘦身”的浪潮,惠普一分为二成“惠普企业”和“惠普公司”,IBM(将X86服务器出售给联想,eBay宣布在明年拆分PayPal,等等,一桩接一桩,好不热闹。
如果算上更早之前的案例,比如,索尼拆分电视和笔记本业务,摩托罗拉分成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Mobility)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MotorolaSolutions)两家独立公司,阿里巴巴拆分支付宝,IBM出售PC业务等,可以说,瘦身在科技企业活跃的重组过程中一直没有间断过。
细看这些瘦身案例,尽管表面都是在做减法,但背后的目的、初衷和商业逻辑不尽相同,对这些个案进行分门别类,可以大致归纳出一个科技企业瘦身图谱。
瘦身的一个目的是战略转型。以这次的惠普分拆为例,将下滑的PC和打印机业务从更具增长前景的企业级IT业务中独立出来,可以算是公司战略上的一次重要转型,将关注点聚焦在为大客户提供硬件、软件和解决方案上,让公司发展重点更顺应下一代IT发展的潮流。
再比如,IBM刚刚获批的将旗下X86服务器用21亿美元卖给联想,转而专注云计算等领域,由“硬件”转向“软件”。在软件能力将成为IT企业未来的竞争力的大趋势下,IBM的转型,包括之前Dell公司在PC业务之外专注于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的举动,均是在布局未来。
有时候,瘦身也是公司股东为增加回报而主动促成的重组。上周二,美国电商巨头eBay宣布将在2015年分拆PayPal支付业务,成为两家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将获配新eBay和新PayPal两种股票。此举得到eBay股东的追捧,推动该股当天大涨约7.5%。
据说eBay此举是受到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刺激。eBay的大股东认为,将快速增长的PayPal从增长放缓的电商平台业务分拆出去,两家独立上市公司的估值将高于现在的一家。eBay在官方声明中称:“分拆有利于两家公司捕捉各自的发展机会,也是持续创造股东价值的最佳途径。”
瘦身有时更多是从业绩角度考虑的无奈之举,今年2月份索尼宣布出售下滑的PC业务,与JIP达成协议,被业界视为扭转业绩负增长的尴尬局面。而此次惠普拆分PC业务,也不排除为今后可能的PC业务出售扫清障碍的意思。
当然,公司瘦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背后原因不能简单地用几个类别来概括。比如,此次惠普一拆为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实则是“在下坠过程中的躲避措施”,为今后的合并和出售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与曾经被央视曝光个人PC的质量问题而深陷舆论漩涡的局面相比,转向“更私密”的企业级服务或许能减轻其公关方面的压力。
即使拿曾让马云做出“最艰难决定”的支付宝分拆事件来看,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规避VIE结构风险,从而获得支付牌照的不得已行为,但马云与大股东之间的博弈也贯穿了整个事件始终。
不过,无论初衷为何,缩小关注范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专注度、灵活性和快速行动是瘦身后的公司所具备的优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也许是企业拆分业务的终极原因。
关注天下网吧微信,了解网吧网咖经营管理,安装维护: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