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机时代,一大批国产手机品牌与消费者结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群曾经极富创造力和爆发力的企业当中,科健赫然在列。
1984年,科健成立,到1998年成功推出第一款GSM手机,科健用了十四年。
初期,很多人并不看好这家新晋手机厂商,尽管带着国字号企业光环,科健仍被当作是不入流的外行,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家外行,不仅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内行,甚至一度主导国内手机行业的发展方向。
彼时,科健的年产即高达300万台,“国家手机定点生产厂家”、“国家火炬计划”,一系列的殊荣和桂冠环绕着这家年轻的手机厂商,科健一步步走向华山之巅。
冠名英超成绝唱
2002年,鼎盛时期的科健在掌门人郝建学的掌舵下,做出了一件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出资100万英镑赞助英超球队埃弗顿,成为首家与英超联赛合作的本土企业。此后的两年时间,身披印有“科健Kejian”字样战袍的埃弗顿球员,成为了英超球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科健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运作上并不限于赞助埃弗顿,主打亲民牌也让一大批中国球迷泪腺爆发。成功杀入英超赞助商行列的科健,于同年做出了一件令国内球迷极度振奋的消息——把中国球员李铁送至埃弗顿。一时间不仅中国品牌杀入到了国际赛场,黄种人同样也出现在了国际竞技体育当中,然而科健所做的仍不止于此。
在记载当时李铁投身英超的报道当中,我们找到了这样一段话:
“李铁终于可以踢英超了,中国球迷对英超的热情无疑将进一步高涨。但是,当李铁真的出现在英超赛场上时,他本人首先应该感谢深圳科健公司,而中国足协更应该感谢科健为中国足球所作出的无私的奉献。”
之所以如此高规格的向科健致谢,原因在于“不仅李铁租借到埃弗顿队的租借费由科健公司承担,就连李铁在埃弗顿队租借一年的全部薪水很大一部分也是由科健公司承担。这等于是科健花了钱把李铁送到了埃弗顿队。”
花钱成就李铁的梦想,成就中国球迷的梦想,也成就了中国足球的梦想,科健在品牌运作上的一出奇招效果立竿见影,效仿者自然纷至沓来。不久之前,中兴和美职篮签署合作协议,印有ZTE英文字样标识出现在NBA赛场的时候,难免会让人想起科健,英超赛场上的这道亮丽风景线。
看错了队友也误判了形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健的成功,除了品牌的运作,与三星搭伙一样是这家国产厂商走向巅峰的跳板,不过在这同时,和三星的合作也好比是温水煮青蛙,最终烫死了科健。
国内手机市场特殊的牌照准入制度也曾经造就了一批明星企业,拥有牌照就好比手握一个香饽饽。2002年,凭借手里的香饽饽,科健接过韩国手机巨头三星伸出的橄榄枝,顺利与三星达成合作协议,成立深圳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生产三星CDMA手机,不久之后,当时还在做CDMA业务的中国联通就斥资4亿美元向合资公司订购了70万台CDMA--1X手机。
除了通过和三星的合作,参与运营商定制业务以及从资本市场吸金之外,作为回报,三星每年将提供给科健数款机型用于贴牌生产,同时双方还约定,三星不得在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本土市场销售同款机型,但是乐观的科健低估了水货市场的冲击力,尽管正面“战场”没有和三星对垒,但是水货市场的同款机型直接让科健贴牌手机丧失战斗力。
科健自身,因为有了三星提供的机型,研发体系逐渐涣散,慢慢到最后,一款产品研发出来,市场的热乎劲早已经退去,缺少差异化的科健自主品牌手机和高举高打的贴牌科健手机,开始在消费电子市场坐冷板凳,久而久之,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双双下滑。
2003年上半年科健手机出货量93万部,同比下滑了51%,同期,中科健主营业务收入10.34亿元,同比下降18.62%,巨人折戟就在眼前。
讽刺的是,搭伙三星虽然让科健失去了主动出击的锐气,但是在今后长达10年之久的时间内,一直持续的为中科健输血,原因则是中科健持有的三星科健一直稳中有升,不过这种好日子也在今年熬到了头。
年初,三星电子收购中科健持有的合资公司35%股权,5月1日起,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取代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告一段落,队友最终单飞。
科健衰退,相比看错队友,误判形势更为严重。
千禧年之后,TCL、康佳、厦新等一大批新晋国产手机厂商以及它们的产品开始出现在消费电子市场,而这些厂商多数带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由家电厂商转变而来,而这些厂商多数手握着积累数十年的家电销售网络,快速的市场铺货能力成为新品牌制胜的杀招,科健多年来一如既往的走经销商代理模式,竞争力在这个时候开始变得不明显,自然也就难免一死。
因钱而生,为钱而死
科健最辉煌的时候,除了实业蒸蒸日上,资本市场也如鱼得水。
2000年3月份,中科健股票价格飙升至44.65元,更重要的是,过去整整一年,其股价都呈上扬之势。这个时候,种种迹象似乎都意味国产手机行业的老大,科健当定了,又或者说,科健就是一个为钱而生的企业。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前途不可限量的企业,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由鼎盛走向衰败,直接诱因更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科健死因缺钱!
按照现有的资料,科健缺钱,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庞大的人员和机构而带来的经营性成本、巨额债务担保和大量的产品库存积压。
郝建学任内,公司人员只进不出,后来的采访中郝建学坦承自己在管理上的缺位,“从未炒过一个员工”,人员上的臃肿和业绩上的下滑所形成的剪刀差越来越明显,科健已经容不下现有的岗位和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裁员、变动人事架构的科健,活活把自己拖垮。
库存的积压更容易理解,因为对形式的误判,科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非常的薄弱,即便是靠开启价格战来为新品腾出市场空间,也没有太大的奏效,大量的产品积压,变现能力极差,生产资金的回笼逐渐的成为一种奢望,到2004年中期,科健存货就高达6.85亿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主营业务收入的68%,主营业务利润的7.5倍,这种业绩,若是不死,天理难容。
相比经营性成本和库存量的增加,担保债务负债累累则显得略微滑稽,因为科健这艘大航母本身不缺钱,或者不怎么缺钱,但是却又大量的应收占款未能收回,并且在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中,担保大量巨额债务,而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债务又逐个转到了中科健身上,不堪重负的中科健先后启动多轮重组,并且变相的拆借资金用于还债,甚至到了拍卖房产的地步,最后仍无法填满黑洞而只能摆烂,被看成是为钱而生的科健,最后因钱而“死”。
一去不复返科健和大众消费市场越走越远
2005年开始,科健手机逐渐从消费电子市场退出,各地分公司和相关部门也先后关闭,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产品也将得不到售后服务的保障,心有余悸的科健悄然将产品撤出市场,仓促之中再度给这个曾经笑傲英超赛场的品牌附加了一笔人情债。
实际上,科健产品虽然退市,但作为上市公司,科健一直存在,前面所提到的三星科健持续的输血也可以看成是这家品牌仍然健在的原因之一,不过此后的数年,科健一直挣扎在债务重压之下,活着是因为要还债。
智能手机时代,很多和科健一期出道的国产厂商开始寻求新生。
不久之前消息传出,蛰伏多年的波导最终和阿里云联姻,推出搭载阿里云OS的智能手机产品,重新复出。尽管前路如何,阿里云OS又能否让波导重新起飞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对于那个时代的消费者来说,是个暖心的好消息。
相比之下,虽然中科健也有所动作,并且是来年即将爆发的4G项目,但是和大众消费电子市场却越走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