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像拍电影一样,揭秘记者如何采访斯诺登

2013-12-29不详佚名
:像拍电影一样,揭秘记者如何采访斯诺登

2013年,斯诺登,一个普通的美国“80后”,抱着“捍卫隐私”的执念,将美国庞大的情报监听计划一次又一次地晾晒在全世界面前。由此,在短短半年之间,斯诺登从一介草根成为撼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风云人物。香港,是斯诺登“成名之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站。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也在这里专访了斯诺登,这家报纸的爆料,推动了美国窃听丑闻迅速成为重磅国际事件。

近日,《南华早报》总编辑王向伟向记者讲述了该报采访斯诺登的幕后故事。

记者怕跟踪频换交通工具

新京报:《南华早报》当时怎么与斯诺登取得联系?

王向伟:联系上斯诺登那天是6月12日,端午节,我印象很深。

在这之前,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斯诺登在香港接受《卫报》专访之后,我就说要第一时间找到他。《卫报》刊登了一张照片和一段视频,我们判断出斯诺登在香港一家五星级酒店接受采访。我们派了记者去了之后,并没有找到斯诺登,采访到了《卫报》的记者。后来,我们也派了大量的人力,通过各种关系去找斯诺登的线索,但是没有找到。6月12日,我们的记者Lana Lam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有机会采访斯诺登。

新京报:是中间人的电话吗?他提出什么要求了吗?

王向伟:是的。我想再派一个摄影记者和Lana一起去,但是对方明确表示,不能有第二个人。

新京报:有一些传闻说,当时采访很戏剧化,斯诺登对记者提出各种要求,比如不让带手机之类,这是真的吗?

王向伟:并没有很多要求,不让带手机是真的。有一个香港律师说跟斯诺登见面时要把手机放在冰箱里。我们没有,因为采访之前,中间人已经提出不能带手机。

斯诺登的中间人要求Lana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不要被人跟踪。Lana在去见斯诺登之前,也跟演电影似的。她怕被人跟踪,上地铁,下地铁,打车到一个地方,再换另外一辆出租车。

新京报:Lana如何采访斯诺登,是进行提问,还是斯诺登仅仅给了她一些资料?

王向伟:不是只拿资料,是有提问。

新京报:斯诺登说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吗?

王向伟:当时斯诺登主要对我们的记者谈了两个事情: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监听。

斯诺登当时跟Lana说,“要提香港中文大学”。我们虽然是香港报纸,但是也不清楚为什么斯诺登说NSA窃听的重点之一是香港中文大学。查询之后我们发现,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位于香港中文大学校内。这个中心是香港境内互联网信息交换的布局点。

斯诺登给我们爆料,提供NSA侵入中国主要的几家电信公司盗取短信,以及NSA窃听清华大学服务器的消息。我们查询才发现,清华大学是中国六大互联网骨干交换中心之一。

报社高层怕窃听开会不带手机

新京报:那天获悉记者可以去采访斯诺登,报社有什么反应?

王向伟:当时只有报社高层的几个人知道这件事。说实话,我们一开始也是半信半疑。Lana下午接到电话之后就去了,到了晚上6点多还没回来。我当时确实有点担心了,跟另外几个高级编辑还说,不会出什么事情吧。因为谁也不知道实际情况啊,真有点提心吊胆。

我们最后一次编前会是下午4点半,基本上能把当天的稿件定下了。在那个会上并没有排上对斯诺登的采访稿件,基本也没指望当天能发稿。

后来,Lana平安回来,我们才放心。Lana跟我们讲了采访的内容之后,我们几个人都特别激动,在会议室里一块儿研究怎么做。那天报社新闻编辑部主要的高层都在。我们在讨论的时候,也不知道电话会不会被窃听,因此我们进到会议室之前,也都把手机放在外面。

新京报:报社高层怎么商量的?

王向伟:Lana回来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不过我还是决定当天用,对版面和稿件安排做了重新调整。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先把稿件上网,再在报纸上刊登。这也算是《南华早报》第一次做出报纸和网络结合的大胆尝试。按照我们常规做法,独家稿件先在报纸上刊登,报纸出街之后再放在网络上。

当天晚上,我们先在网上做了一个预告,说有斯诺登的独家专访,内容随后上网。当时的反应极大地超乎我们的预料。

预告放上网之后,网站浏览量大幅上升,读者纷纷留言说“快快快,什么时候上网”。我就催着记者尽快写,然后把文章打散,把采访的内容分成很多部分放在网上,以增加网络的浏览量。

美情报机构没有联系过我们

新京报:采访斯诺登,给《南华早报》带来了什么影响?

王向伟:当天我们把采访的内容逐步放在网上后,浏览量大涨,到了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有些读者说网站打不开了。我们很多同事心里一惊,想着是不是网站被黑了。我们赶紧给IT部门打电话,后来知道,不是被黑了,是因为浏览量上升太快,导致服务器跟不上,我们又赶紧增加扩容量,网络才开始稳定。

以后的故事就不用说了。第二天,我们的报纸在香港很多报摊卖光了,买不到了。根据统计的数字,我们三天内的发行量上升了15%。

新京报:你觉得,为什么斯诺登会选择《南华早报》披露消息?

王向伟:能采访到斯诺登,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我理解,斯诺登对《南华早报》爆料有自己的考虑。当时斯诺登似乎确实想留在香港,那就意味着他要借助香港的司法渠道与美国打官司,避免引渡。因此,斯诺登要得到香港人民的支持。他需要找一家在香港本地有公信力的报纸,将他的故事说出来,获得支持。

不过,他不会找中文媒体,因为他看不懂中文。因此,他找到《南华早报》是个自然的事情。

新京报:美国方面有没有和报社联系过?报社受到过美方情报机构的压力吗?

王向伟: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们没有受到任何美方的压力。美方没有和我联系过。

斯诺登说,他不会透露军事情报

新京报:《南华早报》和斯诺登是否签了保密协议?

王向伟:没有签任何的保密协议,首先他给的东西我们已经都报道了,第二斯诺登本人的头脑非常清楚,他当时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他只给我们NSA如何窃取民用目标情报的信息,不会给我们军事方面的信息。他说,你不要问我关于军事方面的东西,就算有,我也不会告诉你。

我之前曾说过,待事件尘埃落定后,会向外界交代采访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后来我没说。因为我们是通过中间人和斯诺登联系上。当时中间人和斯诺登都明确表示,在他没有完全安全之前,最好不要透露关于采访的细节,诸如采访在哪里进行、怎样进行等细节,所以我们到现在还在恪守承诺。

新京报:报社还有没有更多斯诺登的秘密?

王向伟: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们手里已经没有更多的信息了。斯诺登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会有的放矢地放料。当时他可能想留在香港,想要赢得香港人民的支持,他就只说NSA如何窃听香港、窃听中国内地的信息。他放料都是一步步来,很有步骤性。

新京报:《南华早报》现在还和斯诺登有联系吗?

王向伟:我们和斯诺登的中间人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以前曾经抱着很大的希望,还能从斯诺登方面继续拿料,但是后来没有实现。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斯诺登?

王向伟:我们曾经采访过他,也对他在接受其他访问的表现进行了观察,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思路非常清晰,清楚自己要说什么话。我个人认为,斯诺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跟Lana说过,他加入NSA就是为了要拿资料,他拿够了之后,就要爆料。他肯定不是为了钱,他在美国的年薪已经很高。他应该也不是为了名,虽然他已经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人士,但是他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

80后的“逆袭”

翻阅2013年国际新闻报道,一个人的名字毫无例外地在各种语言媒体的头条中占尽风头——斯诺登。

在过去很长时间的国际风云中,很少有一个草根人物能有如此大的能量,搅动国际政治。斯诺登的爆料,震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