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一枚小小的符号,改变了推特王国命运

2013-11-8ifanr佚名
:一枚小小的符号,改变了推特王国命运

对于刚刚上市的Twitter来说,#(hashtag,话题标签)可以说是整个大推特王国的基石,这枚在2007年诞生在Twitter上的符号现在已经无处不在,更改变了人们在网上分享讯息的习惯。

今天,最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络,Twitter、Pinterest、Instagram以及刚刚加入的Facebook无一不支持#功能。

一枚话题标签,可以贯穿Twitter上同一个话题,让本来毫无关联的人,因为同一件事而连接起来。

大胆地说,如果没有人发明了“#”的用法,很可能今天的Twitter已经完全不一样。而话题标签的诞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原来在Twitter上第一个发明话题标签用法的人叫克里斯·墨西拿(Chris Messina),他是一名主张开源的极客,同时也是黑客研讨会BarCamp的创始人,与媒体关系不错。

2007年8月,他在一条推上提出了“#”的用法:

如果为BarCamp大会发推,大家一起使用“#barcamp”来统一话题如何?

克里斯的用意是,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将BarCamp上极客们的消息连接起来。而当时他的诺基亚手机上,最容易按到的特殊符号,就是坐落于键盘边缘上的“#”号键。可以说这一用法的诞生,从此了结Twitter上无数粉丝渴望群聊的夙愿。

不过本来应是神来之笔的创举,在一开始曾被视为笑柄。

据克里斯回忆,一开始大家并不愿意接受这种玩法,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做法:Twitter本来已经够丑了,麻烦你不要再追加一堆火星符号了。

甚至乎,克里斯曾亲自拜访Twitter团队推广话题标签的理念,但是创始人比兹·斯通与埃文·威廉姆斯都不买账,他们认为,这种用法是为技术怪咖们准备的,但在主流社交空间,这枚小小的“#”永远不会流行起来。

Twitter当时对话题标签不屑一顾,他们认为有更好的归集信息的做法,例如加入新算法,为用户添加群聊功能。两位创始人向克里斯保证:“相信我们,你真的不需要背着一个‘#’和人沟通。”

但克里斯有自己的想法,他仍坚持大力推广这种更亲民、有效的做法,克里斯开始发表文章推广话题标签的好处,建立了一个“#字频道”,接下来还有邮件、信息、Google Docs文件名……克里斯发现在话题标签的帮助下,搜索已变得如虎添翼。

很快,克里斯身边的人发现,话题标签已变得无处不在。

然而一场自然灾难,最终让#——这枚曾被业界大佬们无视的卑微符号,一夜之间成为牵动信息传播的关键之匙。

2007年10月21日发生于美国圣地亚哥的一场火灾,是美国有史以来燃烧的面积最广、历时最久的火场。估计损失600万美元,获得了全美民众的关注,当中一名叫奈特·里特尔(Nate Ritter)的年轻人成为这场火灾的见证者。

22日,里特尔在Twitter上发了第一条关于圣地亚哥灾情的推特:

OK,现在开始我会在这里直播圣地亚哥火灾实况。

里特尔举动无意间发挥了自媒体最大的作用,他的推特获得了电视、电台的关注,里特尔更孤身在前线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为那些有可能被火势蔓延到的居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但在网上,只有350名粉丝的里特尔,影响力仍然有限。

这时候,克里斯再一次成为故事的主线。原来克里斯与里特尔是BraCamp上就认识的好友,有见及此,克里斯立即在Twitter上留言:“听过话题标签么?赶快在你的推前加上#sandiegofire!”

一个小时后,#sandiegofire开始出现在这名火灾前线直播者的推特上。很快,其他网友纷纷响应,他们开始在与这场火灾有关的推上,加入了同一的话题标签。

而这场话题标签带来的变化来得很快,人们在推特上获得灾情的更新,开始从像里特尔这样个人,转化到一个话题圈上。

克里斯回忆:“要获得火灾最新消息,本来要我们要去至少14个不同网站,还要依靠电视、广播。”但现在只要在Twitter上搜索sandiegofires,所有信息都会归集在一起。

很明显,话题标签在这场火灾中的表现,彻底改变了Twitter高层对这项“草根发明”改变了看法。2009年,Twitter正式吸收了克里斯的想法,并赋予话题标签超链接的能力,并且用算法统计出实时最受欢迎的话题,出现在用户的主页上。后来,这枚小小的符号为Twitter带来的变化更加戏剧性,话题标签为这个社交平台带来超强的消息归集,互联网上开始有了正式的“话题”概念,Twitter获得了世界性影响力的话题引爆能力。

而正因为这种影响力,世界能人不约而同加入到Twitter这个信息王国,后来世界有了阿拉伯之春、杰克·多西有了与美国总统同台的叫板能力、更不用说为Twitter带来滚滚财源的话题标签广告植入了。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没有这枚简单易用的“#”,而是按照其高层“加入聊天组”的做法,Twitter很有可能达不到今天的高度。

而当初致力于推广该标准的克里斯·墨西拿,成为这成功一幕背后的功臣。当然,你也不妨可以像其他推友一样,用话题标签#ThankYouMessina,向这位“#之父”致意,感谢他对世界信息流动的贡献。

本文来源:ifanr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