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3G流量超标不提醒 用户两小时被扣456元

2013-10-13中国广播网佚名
罚单,如果他们要进行抗税的话其实那个处罚还是比较轻的,这就可见这个行为作为监管部门来讲是可以确认的。

中国联通3G开通后,用户流量费用无故增长以及乱扣费的情况屡见不鲜。其实每一件都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遇到这样的问题,消费者通常都是吃哑巴亏,认为维权方式太繁琐。对消费者维权方面,有什么建议?

张星艳:其实维权确实是很繁琐尤其是通过法律这种途径去维权的话,我觉得是最繁琐、最麻烦而且效果最不好的,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协商,但是如果运营商它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的存在,它会及时的帮消费者解决的,因为我本人确实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然我使用不是联通的,你很快能得到解决,他认为不是你使用不当造成的都会给你进行处理掉采取其他的补偿等等其他的方式来帮你处理,所以我觉得协商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当然了现在因为有工信部门乃至它的主管方监管部门我们也可以进行投诉还有315这些维权的部门,都是我们消费者可以去申请一个申诉的途径。

很多人现在买东西都愿意刷卡消费,但是一些刷卡消费的消费者却遇到了烦恼事,银行卡在手里,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山东济南的满女士去超市买东西,一共花了20多块,刷卡时却被告知余额不足。到ATM机上一查,卡里只剩2块3。账目名细单显示,满女士银行卡里的1万6千块钱通过手机银行被3个公司刷走。

满女士:两个1000的是被一个北京(包速中)快递邮件公司刷走的,买360彩票了,另外有一次买了华夏快捷基金一个公司,他是用手机形式刷的,提供给我的这几个手机号码打过去都是空的、不接、或者是关机就是打不通,这种号码都是没有名字的、是查不到的,但是他是通过手机给我刷走的,我从来没用过手机银行,卡和优盾都在我手里。

拨通北京帮扶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解释,他们是提供第三方交易支付的平台,只要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输入正确,是不是银行卡的户主,公司无法确认。

工作人员:我们这种支付是需要卡号、密码、身份证号、手机号,我们只能查出来的信息就是在哪个渠道进行了消费,其他的我们也是查不到的。

主持人:在微博论坛上搜索,不少网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卡被刷走了钱,去银行询问,他们也解释不清。满女士就找过建行。

工作人员:我们对这一块也挺疑虑,我们再给你做进一步深入的调查,每一笔发生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查找,把这个原因查找出来,尽快的帮你最大的限度把这个损失补回去。

据记者查询到的相关资料显示,央行发放过四批共160多家第三方支付牌照,除了大家常用的几家,更多的企业在名气、规模、业务量方面都不大。第三方支付平台究竟有没有安全漏洞,钱被盗刷,到底有几种可能?

这位满女士她消费者银行卡的钱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被盗刷的,目前是这样一种情况,那两位觉得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张星艳:其实这也是我比较困扰的一个原因,因为我其实也一直在听说这种案例,但是从技术方面来说我确实是猜不透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所以我查阅了很多东西我觉得好多地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被盗刷,大部分可能是支付机构和银行之间的网络安全问题,这块网络安全可能不够严实,所以就会出现漏洞被恶意的人利用了这个漏洞盗刷,和一些木马程序,编程序的这些人用木马程序把用户信息盗走,然后再用用户的名字、用用户的身份登录窃取用户的资料我觉得可能就是这个。

目前来说产生争议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央行发了4批160多家,那么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这方面我们消费者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张星艳:其实我觉得我们最主要的还是选择明细比较大、规模比较大的,首先得是注册资金比较多的,有可信的,然后合作的网络商还有银行可能是比较我们认为可靠的这些,包括像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的支付宝、快签,相对来说还算有保障的,可能对我们的日后维权也是相对有保障的。

吴永强:其实这里面我倒是想到这个层面,一个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信息安全的防范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目前来看爆发出的许许多多的事例来讲,这方面我们缺的地方还很多另一个方面就是相关这些机构来讲,比如说像银行或者央行发了400多张牌照,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金融机构过度创新或者过度的业务扩张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增加的比例。

尽管这个事情都不愿意发生,发生之后我们消费者怎么来维权甚至比如说这种事情到底谁该负责呢?

吴永强:维权过程我想同样和上个事例一样比较艰难和漫长。我一下就想到上一个事例送走一个强势部门,又迎来了另一个强势部门,因为银行的强势丝毫不亚于电信和运营商,你去找它说理它会一脸无辜一脸无奈的又把皮球踢给你。

无论是面对强大的电信运营商,还是面对强大的银行以及于如此众多的第三方支付那么有什么样的一些建议?

吴永强:我觉得建议就是永远是一个双刃剑,你既想比如说获得上网的一些使用享受,你也又想使用网络银行的方便快捷那么同时你也要承担因之而产生相关的风险,我觉得这确实只能是更多的审慎,更多的小心在意,也不没有什么更好的,你不能不用这个也不能断了这个。

张星艳:从法律的角度说我们就要理性、认知、仔细再仔细。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