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本文作者乔希·埃尔曼(Josh Elman)是风投公司Greylock Partners的合伙人,这家风投公司参与投资了Facebook、Instagram和MessageMe等知名社交平台进,而乔希本人也曾在Facebook和Twitter供职。在文中他认为“触摸一代”的崛起将深刻地改变未来互联网世界的格局。
文/Josh Elman编译/Dream
十年前,许多20岁左右的青年男女都是当时的新型社交网络(Friendster、Myspace和Facebook)的最早使用者,这一代的成长环境与之前任何一代都不同,他们成长的世界里充满了移动互联网。由此我们把目光放在这一代人身上,从他们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探寻到未来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技术层面的基本问题已经发生了变化,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体现在:
1、手机的数量超过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在最新的调查中,有65%的受访青少年表示宁愿没有汽车也不愿没有手机;
2、“键盘快捷键”等词汇已经不复存在,“保存”和“点击”渐渐被“手势”、“分享”和“轻触”取代;
3、因为人们经常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保持联系,个人隐私越来越少。
我喜欢将这个人群称为“触摸一代”或“T世代”,触摸一代最让我兴奋的地方是他们对于软件和产品有着如此与众不同的想法。我在16岁时最大的幻想是开着父母的车外出和好友兜风,但是对于这一代来说,他们的自由体现在互联网和各种设备之中,新的消费类产品快速增长恰好体现了这种趋势。
他们希望用触摸来完成所有的事,他们的隐私观念淡薄,却又懂得在分享动态时分清各种复杂关系。无论身处何处,他们都要求最快的网络速度,用以和他人创造越来越多的联系,这种行为是前几代人所不能理解的。
对触摸一代来说,触摸是最重要的事,他们对于手势的狂热远超“键鼠一代”的预期。现在最流行和最新颖的应用都使用了触摸方式来帮助人们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在Vine或Instagram中,人们需要按住屏幕拍摄视频;Snapchat中,用户对屏幕进行直接操控时才会显示画面;当你在Tinder中向右滑动(表示对某人感兴趣),你已经通过触摸头像而和他们形成了联系,即使此时还未收到对方的回应。这些对屏幕的轻点和触摸都大大改变了我们和软件的关系,假如你现在想要在移动端创造任何新玩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提供良好的手势操作和交互方式。
触摸一代生活在一个不断联系中的世界,但是却常常感到孤独。因而他们一直在寻找一款能让他们维系真实关系、进行“真正谈话”的产品。伴随成长的社交网络让他们更容易地同大家分享生活,但是现在这种行为已经逐渐成为了比拼人气的“人气竞赛”。
那么,他们如何找回私人化、真实化的对话方式?这就是社交网络的第三阶段:既能让他们充分互动,又能让他们远离喧嚣的世界。
目前正处在第三阶段的起始时期,许多企业针对触摸一代的特点创造了自己的产品。例如,在通讯应用方面,MessageMe、Kir、Viber、Line、WhatsApp、Snapchat、Tango和微信都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它们的成功体现了新的消费趋势——即时、私密,能体现个人情感。人们在这些应用中可以通过贴图表情、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表达自己。
有趣的是,触摸一代对上一代人使用的工具不太感兴趣,他们很少使用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短信也很少发,因为短信目前仍在收费。每当拿到新的智能手机,他们就开始忙于下载新应用和设置用户名,这和8、9年前新入学的大学生兴奋地用电子邮箱账号注册Facebook一样。
部分公司和产品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核心用户,其中包括雅虎、AOL、微软/Windows Live、Google/Gmail。但为了能在10年之后依然保持公司活力,他们需要创造能吸引触摸一代的新产品。
即使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新一代领军企业也不得不创造新的社交方式来保证留在这个“新世界”。刚刚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腾讯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它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的中流砥柱,微信的成功被看做该公司重塑自己的开始,目前微信已经拥有了4亿用户。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对目前的情况非常兴奋。我希望能在移动端上通过简单的手势获得更多的体验,未来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更多地满足触摸一代的需求。
本文来源:搜狐IT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