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动机:国庆长假将至,不少大学生都想“逃课”提前开始假期。记者发现,十一前网络上学生之间“有偿代课”的交易十分火爆。有学生甚至发明了“超级逃课助手”软件,给学生逃课提供方便。
发现
节前网上出现大量有偿代课信息报酬20-30元不等
十一长假将至,一边是放假的渴望,一边是老师点名的“要挟”,于是不少学生都在网上发帖找人“有偿代课”。
“想国庆提前回家,怕老师点名,求帮忙!带上你的要求和价格加我QQ,要求是可以替29日和30日的女生,注意是女生哦!”国庆临近,在各大高校的论坛和贴吧中,诸如此类找人代替自己上课的帖子层出不穷,回帖者更是“积极踊跃”,不到一天,该名发帖学生29日和30日两天共16节课已经全部找到了替课的人,“不好意思哦,两天的课都有人上了,30日可以出早操的话倒是可以联系我哦。”发帖学生这样回复给第12位替课应征者。
除了找人替课的帖子,帮人替课的帖子数量也不少。不只论坛和贴吧,豆瓣网站和淘宝上也有各种代人上课的信息。“快放假了!不想上课有木有?代上课!长期有效!!”在豆瓣小组“我代你上课吧”,像这样的信息发布有数十页,双方多通过QQ或者微信联系,根据上课时间和地点的不同,价钱也有所不同。有些学校的学生,还自发创建了专门的替课QQ群,应征者只需替“雇主”点到,便可得到20元到30元不等的报酬,如果需要记笔记或者回答问题,价格还会更高一些。
“超级逃课助手”走俏高数等公共课逃课最多
更有甚者,学生中间还在流行一款名为“超级逃课助手”的软件,学生只要在软件上发布“逃课信息”,很快就会有学生来“应征”。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使用了一款采用安卓系统的手机,体验这款“逃课神器”。
首次登录,需要填写自己所在的大学、学院、专业和入学时间,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能在列表中找到,北青报记者随机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院,入学时间为2013年。点击首页右上角的铅笔标志,北青报记者也填写了逃课信息,课程名是“毛概”,时间是9月29日上午第一节,地点是二教。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课程名、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都是自己填写,只有回报一栏有四个选项,分别为请你吃饭、帮你代课一节、请你看电影和自定义。北青报记者发现,通过软件只能看到和发布自己注册时所选择学校的逃课信息,而且只要学生在软件上发布信息,很快就能收到回应,基本都是等价交换,也就是同学之间互相代替上课。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超级逃课助手”上发布的逃课课程多为高等数学、思想政治、大学英语等公共类课程,而这些课在外经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小刘和她的同学看来,都是“毫无兴趣”的课程。
调查
替课学生两天就赚够一个月零花钱
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一位替课的学生。这位20岁的女生今年大二,在中关村附近上大学,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发的信息长年有效,只要放假不回家就会替人上课,一次20块钱。“但是我不接在昌平或者良乡校区的活儿,来回好几个小时,不值得。”这个QQ名为“小聪明”的女生说,自己今年9月刚刚开始替人上课,中秋节放假前接了不少活儿,现在国庆节也要放假了,找她的人就更多了,特别是29日和30日,“两天就能赚够一个月的零花钱!”她说。不过,“小聪明”也说,去其他学校帮人上课也会遇到各种麻烦,在路上找学校,到了学校打听上课教学楼的位置,找到教室还要在一众陌生同学的注视下举手点到,确实很尴尬,“所以我现在都不怎么接外校的活儿了,基本就是自己学校的,或者中关村附近学校的。”
记者了解到,“逃课软件”的编写者蒲兵(化名)也是四川一所大学在校体育专业学生,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最初的想法是让大家逃掉“不喜欢的课”。现在软件的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了2000人,每天有几百人在软件上发布逃课信息,其中达成“换课”协议的有一两百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不少学校的课堂上,学生的出勤率会被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一些选修课的出勤率甚至能占总成绩的一半,如此一来,想用逃课的方式提前放假但又怕老师点名就成了学生在节前找人替课的主要原因。
对话
发明逃课软件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对话人:“超级逃课助手”研发者蒲兵(化名)
北青报:为什么想要设计一个逃课软件?
蒲兵:我觉得很多课都很无聊,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应该被封杀。我大学的专业没有选对,我更喜欢计算机,但是却学了体育,所以很多课我都不喜欢。上学期间,我逃课无数,想想自己明年要去当体育老师了,很是不甘,学弟学妹不应该再这么局限。但我不是鼓励逃课,软件设计的初衷也不是逃课,而是换课,以前遇到不喜欢的课就直接逃掉,现在可以用一节自己不喜欢的课去换一节自己喜欢的课,从而减少逃课的数量。
北青报:想过逃课软件会火吗?
蒲兵:没想过,我8月底做了第一个版本,9月初开始给我的同学使用,没想到会热起来,学校也觉得压力很大,还是因为逃课这个词太敏感了。
北青报:以后会把这个软件进一步推广吗?
蒲兵:现在安卓系统可以下载,以后在苹果应用商店也会上线。至于推广,还是看情况吧,如果有人投资,那就推广,如果没有投资,那就不推广了,本来也只是想给周围的同学朋友用,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
专家观点
面对乏味课程学生应维权而非逃课
“逃课”的问题谈了十几年都没有改变,倒是逃课的方式年年翻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老师点名只是一个机械的做法,如果课程不吸引学生,靠点名的方式只能让学生“人在心不在”。
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娟老师的民俗学一直是热门的选修课,每年都有几百名学生选修。王娟说自己从来都不需要学生点名签到,因为每次教室里都是满满的人。
不仅是老师的课堂要吸引学生,熊丙奇认为,面对“毫无兴趣”的课程,学生也要主动起来,“学生不能麻木放任自己逃课,应该主动跟学校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老师改进教学质量,甚至撤换任课老师,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样读大学才有价值。”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