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微软不谈,我们不妨来看看鲍尔默和另外一位备受质疑的CEO——苹果公司CEO库克做个对比。假如鲍尔默是苹果的CEO,这里也不涉及所谓公司文化差异和公司架构不同,倘若鲍尔默有足够的控制力和执行力,你再想象一下,苹果公司会成为什么样的公司?
鲍尔默的苹果
首先,苹果的产品线将大幅度扩大
鲍尔默执掌苹果,恐怕iPhone5C这样的产品早几年就会推出,很可能是第一代苹果时就有C的产品线;同时iPad的屏幕也不会局限在9.7寸和7寸两个尺寸中,或许8寸、11寸甚至13寸的iPad都会不断涌现,并开始不断在学校、第三世界国家推广这些产品;个人电脑方面,Xmac也将成为现实。
其次,苹果的销售团队会大幅的扩充,产品团队则不断填补新的产品
至于营销,苹果将建立从CIO到普通用户的全方位推广,覆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在中国,苹果一定会积极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支持中国移动3G标准的iphone TD版。
在鲍尔默的带领下,苹果的员工们工作非常努力,公司业绩更是直线上涨,从员工到股东都非常满意他们的收入,他们看好这样的模式,他们希望能继续下去。如果你能想到这是鲍尔默领导下苹果的未来,那么你还对现在的微软感到吃惊吗?
鲍尔默的赚钱哲学
能否给企业带来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考验的是一位CEO的基本能力,而能否让企业不被边缘化,始终站在业界发展的前沿,则是一位CEO伟大与否的试金石。从这个角度来说,鲍尔默是一位合格的CEO,却不是伟大的CEO。鲍尔默是那种可以将任何一款优势产品做到市场占有率达到极致的人(注意,仅仅是市场占有率)。正是这样的一种气质,鲍尔默治下的微软,在Windows、Office以及server方面增长强劲,几乎完全统治市场,但在平板和手机方面,却也一败涂地。
鲍尔默的成功哲学里,收入和利润被一再提起,与之相呼应的企业员工的工作哲学。微软为所有员工制定了可量化的工作标准,这让企业员工的收入与公司收入挂钩,却也和企业的创新脱节。员工为微软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微软推出新产品的唯一目的就是为股东和员工赚钱。
这在苹果公司Jonathan Ive看来不可思议,一年前Jonathan Ive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
我在苹果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这听起来有点虚伪,但事实却是如此。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令人激动的产品,我们相信如果这个产品得到大家的喜欢,我们也会获得成功,我们也可以挣到很多钱。
从某种意义上说,苹果的成功证明了一点——没有可量化的考核和指标,一样可以获得成功。硬件设计如何被量化?用户界面如何被量化?苹果零售店天才吧的每个“天才”又值多少钱?
很显然,本文题目这个假设很荒唐。这里不过是借苹果的模式来看鲍尔默的经营思维(当然苹果现在也并不乐观,这不在本次讨论之列)。微软即将进入后鲍尔默时代,重组之后的软件巨人渐渐有了方向,现在还缺一个真正懂得互联网时代运作的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