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不久的iOS 7 Beta4中,苹果为中国市场加入以九宫格为基础的T9输入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陷入对T9和全键盘无休止的谩骂和论战之前,先看看T9为什么会出现。
T9诞生于短信刚刚开始的年代,而那个时候要按下那面积有限的几个按键输入文字内容,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而T9通过重组键位设置以及对词组的判断,极大地提高了输入效率。
一言以蔽之,T9的出现是手机尺寸难以承载全键盘输入的一种折中方案。
然而iPhone发布之后,全触屏、大屏幕的智能手机渐成主流,这为全键盘输入提供了繁衍的土壤。
应该说,iPhone的宽度依然不是最适合全键盘输入,而这也成为T9拥趸抨击全键盘不佳的论据。对于旗舰机型动辄采用5英寸以上屏幕的智能手机市场,全键盘一定是大势所趋:高效、快捷。
至于T9单手输入的优势?失去了所谓“单手模式”的辅助,你用Galaxy Note 2的T9可以畅快地单手输入?
回归两种输入方式的探讨,输入方式的差异本质上与交互面积(尺寸、宽度)和输入原理(语言)相关,与交互方式无关。
所以说,T9或全键盘的存在抑或裁汰取决于:一,当下移动终端的尺寸下使用是否便利、快捷,二,与输入原理是否相适应。
因此,T9在国内外的形势产生了分流:
· T9之所以能在中国延续至今,一方面是从旧智能手机时代使用习惯的惯性,而另一方面是由于汉字特殊的输入原理决定的。但需要明确的是,随着包括智能纠错、中文混输、类Swype滑动输入等技术的改良,全键盘下的中文输入已经让T9弥存的优势越来越小。
· 相反,对于以输入英文为主的用户而言,T9完全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不规则拼写和俚语需求,随着智能手机尺寸的增长,T9的海外市场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
至于中国市场对T9和全键盘的优劣之争,本质上是两种用户习惯之争,没有对错之分。
苹果为中国用户加入T9,无非是提供了多一种选择。围观者与其喋喋不休地争论苹果究竟是更加重视中国市场还是所谓丧失乔布斯精神,倒不如静下来研究下哪种方案更让自己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