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五皇冠”网店,全是假货!80后百万富翁很惊人

2013-6-5人民网人民网
:“五皇冠”网店,全是假货!80后百万富翁很惊人

前言:今年年初,公安部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全国公安机关“打假”专项行动。5月初,上海市全面部署“打盗抢、防诈骗、严管理、保平安”专项行动,迄今共破获假冒伪劣犯罪案件近600起,涉案总值8亿余元。在诸多案件中,上海青浦分局经侦支队破获的一起网上销售假化妆品案尤具“网络时代”的典型。

今年4月11日,上海浦东机场,从印度尼西亚度假回国的徐某和吴某刚刚踏上国土,即被上海公安机关逮捕。

这对“80后”夫妻曾经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网店时代的弄潮儿,原来是“制假、售假大户”。他们通过网络制售假冒名牌化妆品,涉及品牌10余个、类别达300种之多,仅警方现场查获2万余件假冒国际品牌化妆品,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

他们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公开制假、售假?互联网如何成为制假、售假的主渠道?行政监管存在怎样的盲区?

“80后”夫妻网络制假、售假的路径令人心惊

“五星冠”店铺原是制假大户

徐某83年人,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大学期间,颇具经商头脑的他像许多大学生一样开始了“低成本创业实践”——购买网上所谓的“低价正品”化妆品进行校内销售,从中赚取差价。

2008年,徐某在网上注册了一家网店,打着“低价正品”的旗号进行假化妆品的网上销售。在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尝到甜头的徐某转而想自制化妆品,并于2010年6月,和妻子吴某在江苏苏州和上海徐泾各租赁一套别墅分别用以假化妆品灌装、存储销售。

经过长期的“苦心经营”,徐某的生意越来越好,月平均非法获利近30万元,还雇佣了一批临时工为其干活,其网店也成为某网购网站上知名的五皇冠店铺。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已然“成功人士”的徐某夫妻二人是值得学习的年轻创业“标兵”。

今年3月20日,接到举报信息的上海青浦分局经侦支队经过周密调查,锁定徐某位于上海青浦的售假窝点,当场查获了2万余件假冒国际名牌品牌化妆品,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万某等6人,而主犯徐某、吴某当时正在印度尼西亚逍遥旅游。通过进一步工作,两位犯罪嫌疑人终于4月11日被警方成功劝返。

据悉,徐某等人制售的假冒化妆品涉及品牌10余个、类别达300种之多,拘捕罪名包括涉嫌假冒注册商标和涉嫌销售假冒产品。

售价85元眼霜成本仅30元

在徐某的黑网店中有一款15ML的“雅诗兰黛”眼霜销量特别好,正品的专柜售价为200多元,徐某则打着“厂家处理”的标签把售价定在85元,而事实上,造假成本不到30元,盈利率近乎200%。

为了给商品的低价找一个托词,徐某在包装上贴着“限量版”、“试用装”、“小样”等标签。凭借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产销模式,徐某夫妻赚得盆满钵满。

在位于苏州的加工点,徐某囤积着大量用于生产化妆品的灌装机和喷码机等设备,以及从苏州、广东等地购进的化妆品原料,以及大量名牌化妆品的空管、空瓶、包装盒。

化妆品属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类的产品,假化妆品往往制作含有各类廉价添加剂,其中铅和汞的含量往往较正品高出很多,经常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据了解,徐某“五皇冠”网店的好评率达到99.7%,买家则多来自二、三线城市,且热衷于购买“低价高档”化妆品。徐某在销售过程中充分利用买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积极“七天包换”、“不满意退货”等网购纠纷解决方案,既轻松赢得了店铺“声誉”,又巧妙地避免了黑色产业链的曝光。

条形码真假难辨“防伪标识”难防伪

商品条码在商品流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标出物品的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等许多信息。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人们对商品包装上的商品条码也非常熟悉,甚至默认其为防伪标识。同时,随着扫描类移动APP(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发展,日益壮大的网购人群都习惯用手机“扫一扫”商品条码,以求购物安心。那么,这种随时随地的辨假方式真的靠谱吗?

为解开这一疑团,办案警方在记者面前任意取了一瓶某国际知名品牌粉水进行现场检验。警官通过手机上自带的APP进行扫描,结果显示,该产品信息与外包装信息一致,专柜均价为252元。但办案民警介绍,这只是在徐某作坊中缴获的一件假冒产品,在网上售价为120元,其成本却只是20元出头。

早在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就曾通报,“伪造和冒用商品条码已成为假冒伪劣的新动向”。上海质监有关人士解释,商品条码是应电子商务和商品流通信息化的发展而生,条码本身只是记录了商品的身份信息,无法以此来判别真伪。

不过,我国的《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规定,“未经核准注册使用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或伪造商品条码的,或者使用已经注销的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责令其改正,处以30000元以下罚款。”

警方打击有难点网购存在监管盲区

面对网络售假蔚然成风的现象,警方在打击过程中存在着真假难鉴定、物证难取等几大办案难点。

要消灭产、运、销一体的网络售假产业链,不能单纯依靠公安机关“亡羊补牢”般的集中打击,还应坚持从源头抓起,通过完善前期的行政监管来规避网上交易存在的缺陷。

近日,中国就业促进会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网络经济年均增速达30%,网络经济活动累计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个。

目前,大多数网购网站的准入门槛非常低,任何用户都可以自主注册网店营业。“开设网店不需要营业执照,不需要法人身份,门槛很低或者可说以基本没有门槛,因此政府部门也很难做到全面监管。”上海市消保委法研部主任范强说,其实,网上购物从一开始就是依靠买卖双方的诚信来维系的,所以对网店店主的最终也要靠诚信来加以约束。

范强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和网络平台企业联手,只要在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一经查实,相关记录就应该进入其个人征信系统。那么,他不仅在任何其他网络平台都不能再经营,而且在以后办公司、贷款等方面都要受到影响。我觉得这是个方向。”

范强同时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不要一味贪图便宜,如果遇到商品价格明显背离市场价值的,就应该长个心眼,不要被所谓的“大甩卖”、“大优惠”所迷惑。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