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机构Gartner近期进行的全球CIO调查,到2016年,将有38%的企业不再提供任何个人装置给员工使用,到2017年,更将有5成的企业要求员工自带装置上班。
Gartner副总裁兼特聘分析师David Wills表示,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而更多的情况指手机或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是近几十年来对企业造成IT生态与文化的巨变,不仅带动企业内部使用移动App的人数,也驱动IT部门开发有别于传统邮件或通讯等类的移动App,例如时间表、代办清单、员工自我服务的人事程序等。
Gartner另一份报告更预测,在2016年,随着企业内部移动App需求增加与云端服务的发展,40%的移动App开发专案都会建立在云端底层服务上(如PaaS)。
然而,David Wills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CIO都还不是很了解BYOD能对企业带来的好处,只有22%的CIO认为,他们已成功透过BYOD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David Wills建议,就像其他IT趋势一样(如云端、移动化、社交化等),虽然BYOD还没有清楚定义或可量化的标准, CIO还是要掌握机会,展现BYOD能对员工与业务上带来的效益。
此外,在BYOD专案中,如何资助员工个人的装置也是个相当重要的议题。根据这份调查,目前大约5成的企业BYOD专案采部分补助机制,全额补助则相当少见。David Wills认为,企业只需要资助员工智能手机的电信费用就好,而不是买装置给员工,因为得考虑到员工离职后的装置处理问题。
安全无疑是企业IT部门的第一考量,但根据这份调查,大部分的IT部门都已经跟上这股BYOD潮流,并且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都认为有能力对企业内部的移动装置,做到高度的安全资料管理机制。
David Wills表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IT部门终于承认员工会使用企业内部的装置进行工作以外的事务,并且员工也很常使用自己的装置来工作。
他建议,面对BYOD,企业应该要做的是定义要支持哪个平台、如何提供服务来支持、使用者会期许获得哪些服务、员工对自己的装置管理职责与风险有什么,以及IT部门也该定义员工自带装置的类别限制,例如哪些操作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