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针对视频和音乐服务推出流量包月套餐,这将导致用户对流量和专属客户端产生重度依赖,而在视频、音乐服务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将挤压浏览器、微博、阅读、游戏类省流量应用的使用频率。上周,联通推出搜狐视频流量包月服务,在联通3G网络下使用专属客户端或访问网页版搜狐视频,可以通过15元/月的包月服务免除流量费。
正值微信收费传闻未了,当时即有论点建议运营商可以对单个应用收费,但相应要免掉流量费,以避免重复计费。联通现在真的推出了应用流量包月套餐。
其实联通此举早有端倪。在微信收费传闻流行期间,有人发现联通账单中将微信产生的流量独立出来计算。而此事之前的2012年12月,联通与音悦台、多米音乐、唱吧、虾米、豆瓣、九天音乐、PPTV、QQ音乐发布8项数字音乐产品,其实就是应用流量包月服务。除了九天音乐和QQ音乐没有查到,其余几家的资费标准都在8-10元/月上下。
截止目前,包月的服务主要有:音悦台(9元/月),多米音乐(8元/月),虾米音乐(9元/月),唱吧(15元/月),豆瓣FM(5元/月),PPTV(10元/月),搜狐视频(15元/月)。
包月服务依赖定制客户端
如果单纯计算流量,联通的流量其实并不便宜。以北京联通为例,其66元套餐中,更多流量的A计划有300MB国内流量,如果视频或高品质音频码率为320Kbps,则可以连续播放最多12小时。考虑到我们上网一般是多种应用一起用的,偶尔也会开个应用商店自动更新,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视频也就是4-5个小时就会超量。
在百度贴吧,一个用户说他整晚使用音悦台,一晚上用掉了700M的流量。他订购了音悦台的包月服务,但可能因为技术原因,并没有免除流量,早上起来发现超了200多M。按照超出流量0.03分/KB计算,多出200MB要交60元。
计费问题其实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账单中可以单独列出微信,是因为微信只有一个客户端,手机不能访问网页版。8家音乐网站的包月服务,则只能下载专用客户端才享受独立计费,但就算这样也无法保证100%精确计算,总有像那个贴吧用户一样的例子出现。
而搜狐视频和联通的包月服务也包括访问网页版产生的流量,如果是计算视频所在服务器地址的话,那么加载网页所用的流量也不能计算在内。UC、Opera等浏览器的中转加速功能也会导致服务器地址定位产生偏差。相信为避免纠纷,用户会对联通定制的客户端产生重要的依赖。
我曾经写过浏览器将和APP有一番苦战。有了流量包月这个服务以后,对于浏览器又是一次打击。
包月服务如毒品般触发流量依赖
我们现在假设大多数大牌的互联网服务都可以包流量,并参照同类产品制定可能的包月价格,来塑造一个典型用户。这个用户在搜狐视频看美剧,在乐视网看日本动画片,在优酷追“晓说”,在CNTV看新闻。他是豆瓣FM的忠实用户,但有时候找一首已经知道名字的歌曲,就去虾米听,因为虾米的歌最全。上述所列服务每一家都是独享权益,这个用户都无法割舍。
假设还未开通此类服务的乐视、优酷和CNTV都是15元/月包月,这个用户采用包月方式,每月需要花74元,若包含其他网络用途,流量花销可能不会超过100元。但如果他所有的视频都是在手机上网看,那么按他平均每天看剧集1小时,新闻半小时,听歌1小时,码率320Kbps计算,他每月将会花掉21GB流量。
从消费心理上来说,当人们发现一个东西可以无限取用的时候,必定是用的越多越好,类似贪小便宜的心理。只要你愿意,视频网站很容易让你无限制的沉溺其中,甚至废寝忘食耽误工作睡眠。上面估计在包月内容上每天花费2.5小时,我觉得实在仍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联通的HSPA+网络没有那么大的信令压力,唯一的烦恼就是没人愿意用。大量应用流量包月服务将去除用户的心防,进而改变他们的使用习惯,如果再来个误操作导致的天价包月外流量什么的,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联通喜笑颜开的了。
音乐视频应用将冲击游戏和阅读类应用
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在电脑上看视频和在手机上看视频的习惯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电脑上我们“看到啥就看啥”,手机上就只能是“有啥看啥”。我们必须把要在路上看的视频下载下来,能看多少东西基本取决于手机的容量。
所以在手机上存的一般都是电影或电视剧,几乎没有看视频新闻或者微视频,搞笑视频的。万一在车上看着看着,就不想看了,只好刷省流量的微博,看看新闻,读读小说,玩玩游戏。
就算没有特意想看手机视频的经历,我们对于手机主要用来刷微博玩游戏看小说的刻板印象,背后也是因为,那些浪费流量的事情是我们平时根本不敢想的。
要想真正实现手机的随点随播,必须有和电脑宽带差不多快速,并且不额外收费的移动网络。视频服务包月将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根据上面的情景分析,单机游戏、微博、浏览器、阅读器这类为省流量环境而生的应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这个程度有多大,就要看视频和其他流量消耗类服务对用户的吸引力有几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