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阿里云公司宣布联合一些手机厂商发布搭载阿里操作系统的手机。这是在2012年9月因推出“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被Google封杀之后,阿里手机首次进入公众的视线。
从这次发布会的内容可以看出,阿里云的确做了不小的努力它宣布了围绕这手机厂商、运营商和开发者搭建完整的生态体系计划:在淘宝网推出云手机频道售卖搭载阿里操作系统的手机、计划投入10亿元建立开发者分成机制、联合手机厂商和运营商推出0元购机计划。当然,最重要的是,它将“阿里云OS”改名为“阿里手机操作系统”,也在与宏基的合作被终止后选择了更“接地气”的三、四线手机厂商卓普、夏新、基伍、康佳和小辣椒。
虽然从以上策略可以看出阿里确实在手机战略上做足了文章,但我认为这又将是一次费劲不讨好的努力。
先让我们想想阿里为什么大费周章的做手机?如果单单是为了“移动互联网入口论”,阿里完全可以采取“做Rom”或“付费预装”的方式,这两种方法怎么看都比阿里现在的做法省时省力效果好。其实原因在于阿里希望将自己的服务定制到系统底层,将云计算服务整合进来,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一直在操作系统中强调“Cloud App”的概念,在阿里的战略中,“云操作系统”的概念要比“移动操作系统”的概念更重要。
虽然这个愿景很宏大,但摆在阿里面前的难题是是“通过手机推服务”还是通过“服务推手机”呢?
我们说过,在如今的智能机市场,硬件层面的竞争已趋近极限,无论是参数、价格还是产能,阿里手机的合作伙伴都难以和品牌厂商匹敌,也没有像小米或是锤子OS那样从Rom层面开始开辟市场,品牌认知力更是差的可怕。“通过手机推服务”的前提是手机要有足够的竞争力,可我在阿里合作推出的这一系列手机中都看不出来。
也许有人会说,在一些三、四线城市这些品牌的认知度较高,加上与运营商的合作以及淘宝的渠道,也许阿里操作系统的手机也能占有一席之地。但别忘了,这些品牌的消费者并非当前“云服务”的主要使用人群,虽然云服务最终将会是一项全民使用的基础服务,但我并不认为会有哪些互联网服务会从低级消费者向高级消费者“反向辐射”来占领市场。
反过来看,现在有多少中国的消费者为因为“云服务”而为一个手机买单呢?更何况阿里的个人云服务在消费市场中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服务推手机”的思路看起来也不太可行。
总的来说,阿里云看到了云服务的在移动互联网下的巨大场景,希望通过手机开始逐步建立围绕“云”的生态系统,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对Android系统的过度更改不被Google认同,导致它无法与有一线终端厂商进行有效的合作,只能以现在的这种方式继续自己的战略。说到底,选择基于Android进行底层开发,让阿里手机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不过,原盛大Web OS的负责人潘爱民已经加入阿里云,我猜测他应该负责的是一个全新的Web OS项目,虽然这种方式更加地艰难,但也许这才是阿里云此战略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