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WeChat)收费的相关信息是谣言,请不要相信。”这是最近在腾讯微信的用户对话界面中,频频出现的郑重提示。
看来,微信是真急了。经过测试,只要聊天中涉及微信收费字眼,对方都会收到上述官方提示消息。
事实上,最近火热的微信收费话题,确切地说是“微信被收费”,起源是运营商不满微信占用了过多的网络资源,同时又分流了传统的短信话音业务。所以运营商希望腾讯为微信带来的“麻烦”分担一些成本。
腾讯自然不愿意沦为“鱼肉”,包括马化腾在内的腾讯高层也在多个场合表态,微信和运营商是共生关系。微信带来的流量能为运营商带来数据收入,并帮助运营商完成从传统语音短信业务向流量经营的转型。
但随后,这一消息诡异地被一些大众类媒体及微博大号歪曲成了微信要向用户收钱,诸如“微信要开始收费了,收费标准是xxx”的消息开始被疯狂转发。
腾讯官方总结了关于微信收费的三类谣言并特地辟谣,但依然没太大效果。据记者观察,在IT互联网圈之外的普通用户,每天都有人在担心着微信什么时候要开始向自己收钱了,或者在朋友圈中继续转发着各种收费小道消息。
在用户中间也出现了各种声音,有声讨运营商压迫,支持微信的;也有指责微信眼里就知道赚钱的;还有事不关己说反正有很多替代的工具可以用的。
各种嘈杂的声音背后,难以分辨哪些是有利益相关方刻意引导,哪些是被忽悠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不过,我们可以抛开表象,看看“微信向用户收费”的谣言传播背后,各方的利益到底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打着用户旗号,打着消费者旗号”往往最终会沦为各大利益集团斗争的借口。之前的“宽带反垄断”是如此,而“微信收费”会不会也如此呢?
“信令风暴”之压
在三大运营商之中,中国移动对于微信占用网络资源最为不满。
运营商高层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到OTT(Over The Top,指绕开运营商发展业务)的冲击是在去年12月,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2012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点名”了腾讯QQ,称其“占用运营商信令资源非常大,原来的一些机制不太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中国移动和腾讯相互之间应该有沟通”。
李跃表示,全世界运营商网络被即时通讯系统干扰,甚至出现大规模阻断案例的不少,如果大家没有沟通,如果没有相互合作的好机制,所提供的服务就不能长久,不能优质。因此运营商和OTT企业间也有一个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问题。
今年开始,所谓的“信令”问题开始出现在运营商与微信的争执之中。这也成为中移动指责腾讯微信的主要理由。
逻辑可以简要概括为:信令是负责控制接通挂点电话,以及发送接收短信的指令,相当于运营商网络之中的神经系统。而信令通道是有限的。
现在OTT带来的问题是,无论是手机QQ、还是微信,都会向运营商网络不停地发送“心跳”,目的是告诉网络自己的实时状态,比如是否在线、有没有新消息之类的。
这些“心跳”本身只消耗极小的流量,但是会占用运营商的信令通道。在微信用户过3亿的情况下,如果“心跳”过快过多,就会导致运营商的网络出现问题,甚至瘫痪。
马化腾对此问题的回应是,“我们对信令的占用更多的是传统2G、2.5G网络上,像3G网络应该游刃有余了。”
对于中移动提出的信令资源占用与流量贡献不匹配的问题。马化腾引用腾讯的统计称,如果算上图片等CDN网络的流量,其实微信带来了3倍以上的流量。如果算上外链,比如音乐、视频等会更高。“随着产品越做越好,带来流量增长绝对不仅仅是微信本身消耗的流量这么简单,是数倍、数十倍的增长。”
如果说腾讯和移动双方对于“信令”问题的讨论还算有理有据、平和对话,那么“微信向用户收费”谣言愈演愈烈之后,中移动立即陷入了被用户集体炮轰的尴尬地位。理由在于,如果微信向用户收钱了,那就是中移动“逼迫”的。
枪打出头鸟,在向微信施压问题上中国移动最为迫切。另据记者了解,另外两家运营商电信和联通,虽然在本质上也不愿意微信等OTT业务直接分走自己的收入,但是,在具体行动上,并不愿意和移动达成一致。
因为三大运营商之间本身也存在竞争。就目前来看,联通和电信的3G网络都比移动更加成熟,“信令风暴”的压力也没有移动那么大,而且3G网络正是需要经营流量收回成本的时候。
腾讯的微妙心态
“在工信部、运营商双重压力下,小马哥最终没能顶住,微信将于7月1日开始,收费标准信息5分/条,语音1毛/条……大家都转起来。”
这是众多微信收费谣言中最典型的一条。微信团队对于“向用户收费”的谣言有多愤怒,我们可以从他们发的官方微博中看出来。
在4月5日清明节,“腾讯微信团队”的官方微博特地总结了近期谣言的三个版本,并称要“向谣言制造者三鞠躬”。
随着收费谣言的泛滥,腾讯控股(0700.HK)的股价一路重挫。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从3月11日286港元的历史高位,下跌到4月5日的237港元,跌幅达17%以上。
为此,腾讯不得不通过回购,以及放风微信游戏即将上线来稳住股价。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已经完成一笔64万股的股票回购交易,股价交易区间为239.4-242.7港元。腾讯此次回购共用1.54亿港元的资金,约合人民币1.23亿元。4月8日及9日,腾讯股价连续2日小幅上涨。
不过,“微信要收费”谣言的扩散给腾讯带来的也不全是坏处。
首先,强大的舆论压力让中移动在面对腾讯谈判时变得更加被动。用户的强烈反弹一定程度上也让区分流量付费的方案难上加难。运营商这种情况下也不敢贸然挑战用户,工信部则更不可能出面施压。
另外,最近业界也传出消息,微信即将接入多款基于HTML5的网页游戏。并有人爆出首批游戏的截图。这也预示着微信商业化的开始。
之前张小龙团队一直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为了用户体验,对其他部门商业化的要求一直刻意回避。而现在,微信也不得不加快了商业化的探索。因为万一微信要向运营商支付额外成本,就不能仅仅靠来自腾讯母体的输血。
所以,对于一直希望接入微信平台的腾讯游戏、腾讯电子商务等业务部门来说,这或许不是件坏事?因为腾讯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存在博弈,尤其是如日中天的微信,谁都希望能借势一把。
Line渔翁得利?
谣言最可怕之处在于它的不可控,任何人都可能出于各种目的来推波助澜。
“微信要收费了,大家都来用Line吧。”“微信收费风声四起,Line悄悄走红,还好当年没有卸载了它。”当这些消息开始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时候,你就知道,腾讯的老对手——360终于出手了。
Line是一款由韩国NHN的日本子公司研发的手机聊天工具,功能与微信相似。根据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