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此种种,严重拉低了“上网本”的形象。“其实上网本全球最大的泡沫就在中国的深圳,其他国家都还好。一些从业者严重影响了它的生命质量,‘上网本’这个概念也被搞臭了。”李易表示。
死因三
苹果 时代不再需要能“上网”的笔记本
可以说,上网本是被时代淘汰的,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彻底埋藏了“上网本”这个现在听起来有点滑稽的名字,苹果的iPad仅仅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
不屑低端产品的苹果
《哈佛商业评论》高级撰稿邓勇兵告诉记者,在多次和从业者的接触中感觉到,PC厂商基本沦为纯粹的组装者,“在上海诞生的某厂商第一个上网本成型产品,据说就是英特尔一支小团队进入后引导的产物,厂商只是在英特尔主导的规范下生产。”
对于一些大品牌在上网本上的投入,花贵侃认为其性质只是一种“赌”,“产品规划缺乏长远的底蕴,对消费市场把握目光短浅是很多人的通病,最终他们都只是跟从大流。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不做低端产品的苹果在随后取得了成功。”
事实的确如此,放眼当年的PC厂商,只有苹果在“上网本份额将不断攀升”的各类预期中保持冷静,不管是乔布斯还是其他高管都曾放话:“我们不做垃圾的低价产品。”
2009年,上网本全球销量达3300万台,比之前一年翻了个番。2010年1月,苹果宣布推出iPad一代,当年,上网本还以3940万台的出货量领先于平板电脑的2300万台。而2011年,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为6300万台,上网本则仅为2940万台。
至2012年,上网本便跌落到业界认为可以忽略不计的份额。外观的时尚、屏幕分辨率的提升、续航时间的显著加长、触摸功能,尤其是苹果赋予iPad的良好形象,与之对比,名声已不佳的上网本的“有键盘”等优势可谓微不足道。此外,3G上网手机的大行其道,也成为人们“上网”的首要选择。
“也许应该感谢苹果通过Macbook Air、iPad等产品,真正完成了上网本当时‘轻薄便携’的诉求。”黄俊杰表示,苹果是一家十分特殊的公司,看中的并非仅仅是市场份额,而是利润,从一开始就不愿意费劲生产根本不赚钱的产品。因此iPad等产品都相对瞄准高端市场。而利润,正是催动一款产品真正获得更佳生命周期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