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脑、智能手机中的CPU基本是双核或四核芯片,处理海量运算时候工作效率有限。而一片由复旦团队研发的24核芯片,将可能把运算效率成倍提升,使得手机或电脑里原本需要5秒钟才能打开的视频,在半秒之内出现。
记者昨天从复旦获悉,该校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研究开发的24核“复芯”处理器,将在被誉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2013年会上被正式录用,于明年2月在美国旧金山面向全球发布。
据了解,目前家用和商用的计算机、智能手机中的CPU已逐步从单核芯片发展到双核、四核。“多核处理器将是未来微电子商用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但随着处理器核数的增加,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交流、让它们公平有序地完成任务,成为多核心处理器研发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复旦团队的突破点在于,提出了创新性的多核处理器核间通讯的方案。此前,复旦团队在研发16核处理器中,设计出简单而高效的融合消息传递和共享存储方案。也就是在16核芯片这个“生产车间”里,16名“员工”被分成两组,每组8个“员工”,分别占据2个九宫格的外围。九宫格的中心是一个名叫“MCore”的共享存储器,它的功能相当于“员工”之间的“寄存总台”,“员工”与“总台”之间都有双向的“传送带”相连接。
(配图)
在此基础上,复旦团队在今年研发“复芯”24核处理器时采用了多个新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核间通信的效率,从而提高这个多核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如“复芯”24核芯片等两位数多核芯片目前还基本只是实验室和科研中的概念与样品,但随着各项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多核处理器将摆脱仅能在特殊领域应用的瓶颈,在不远的未来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